今天,请允许我们当一次主角,讲讲自己的故事
今天是11月8日,
也是第18个记者节,
作为时代记录者的我们,
每天奔跑在追寻真相和热点的路上,
把世界哪怕一点点的变化
呈现在大家眼前,
大概只有每年的今天,
我们才有理由和那么一点点的私心,
把关注的目光,
投向自己。
新时代,新媒体,新传播环境,
我们在不断顺应着新的变化,
但不变的是,
我们通过新闻,
让世界变得更好一点。
下面分享的是
广州参考·广州日报记者黄蓉芳
经历的几个小故事
或许算不上伟大
也不惊心动魄
我们只是很认真
那年,那时,那些医生
广州日报·广州参考记者 黄蓉芳
作为一名跑医疗的记者,近七年来,我采访过的医生不下500位。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他们当中三位医生的故事。
2010年1月10日,我采访了一个流浪女。因为连续好几天,我们都在一座天桥底下见到她,手里端着乞讨的铁盒,身上穿的白裤子却很干净。我觉得她应该是一个有故事的女人。果然,采访中她说,因为一种不明原因的疼痛,她辗转求医,花光了所有的积蓄。所以,只能白天在寺庙乞讨,晚上在天桥底下露宿。
第二天,这个因病致贫的故事见报了。仅仅一个上午,我们就接到了上百个要为她捐款的电话。其中有一位医生,决定免费为她治疗,她和几位同事凑了几千块钱,自己开着车,满城寻找,把这个流浪女接回了医院。
这位医生叫卢振和,广医三院荔湾医院疼痛科教授。
我问她为什么要免费为她治疗。她说,我是疼痛科的医生,我想知道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疼痛,让她沦为乞丐。
当时我就想,这个四处流浪的女人有救了。
然而就在当天下午,我们收到了来自警方的消息,原来这个女人隐瞒了她的吸毒史,而且她还曾经容留卖淫,嗜赌成性。
这个消息无异于一枚重磅炸弹。很多人都说,这样一个女人根本不值得帮她。我给卢振和打了电话。我很小心地问她,您还愿意帮她治吗?
她说,我愿意。因为她的腰椎已经严重畸形,如果再不做手术很快就会瘫痪,甚至还会有生命危险。而且,这个时候,我们拉她一把,她才有可能过上另外一种生活;如果我们因此而放弃她,她就没有了回头路。
15天后,流浪女出院了。临走前,她伸出双手、用力地拥抱了一下卢振和。我问她今后的打算,她对我说:为了卢医生,为了你,我也一定要活出个人样来。
半年后的一个下午,我接到了卢振和的电话。她说,你知道吗?我今天见到那个曾经吸毒的流浪女啦!她可以自食其力了,今天还把一个受伤的工友送到了我的诊室。
过了一会儿,她说,我记得当时你特别执着,让我很感动。
我说:做记者的,都希望这个世界会因为自己的报道而变得更好一些,这也算是我们的使命吧。那您呢?当初很多人都觉得这个女人不值得一救。
她说:医生的使命,不仅仅是医病,还包括医人。
2014年6月11日,我把记者的日常“蹲守”选在了一位医生的诊室。因为我听说这位特别擅长治疗颈椎病的医生,有一位特殊的助手,每天上午9点,都会准时出现在他的诊室里,帮他整理医疗器械、安抚患者情绪、教患者做颈椎操……之所以说她特殊,是因为一年前,她自己也是一个被疼痛折磨得一心求死的颈椎病患者。病好了后,她辞去了原本稳定的工作,来到这位医生的诊室,当起了全职义工。
我问她为什么。她说了三个细节:有一个下午,她疼得在诊室外面哭,这位医生知道了,特意走出来安慰她;有一个夜晚,因为知道她疼得睡不着,这位医生特意打来电话教她如何处理;还有,这位医生总是坚定地对她说“你这个病我可以治好”。
这位医生叫胥海斌,广医三院中医科的主任医师。
我问他,您对患者说“你这个病我可以治好”时,不怕万一治不好吗?他说只要医生真心相待,患者一定会看得见。
第二天,报道见报了。胥海斌告诉我,那天一大早,就有十多个患者要求来做义工。
我问他:您是怎么做到的?他说,信任,有时候比药还灵。
2016年5月23日,我采访了一位医生自己张罗的“患者见面会”。这位每天都跟癌症患者打交道的医生,把这场见面会办得既温馨又欢乐,患者和家属们都争着跟她说话,有的会拉着她的手,有的会搂着她的肩,有的还会摸她的头。
这位医生叫张洁霞,广医一院肿瘤科的主任医师。
我问她,您的患者怎么都跟你这么老友的?您有什么秘诀吗?她说,其实并没有。只是因为她知道接待患者的第一次谈话,对建立患者的信心至关重要,所以,她一定会亲自去谈;只是因为她知道化疗后什么时候会出现副作用,所以,她会给每一个化疗后的患者打电话;只是因为她知道患者最担心出现什么风险,所以,她会给害怕做手术的患者写亲笔信……
我问她,您每天要看100多个病人,为什么还要花这么多时间和精力来做这些呢?
她说,那是因为我知道这些癌症患者,都太苦了……
那一刻,我读懂了这个看似欢乐的见面会背后,一位医生对苦痛的悲悯。
卢振和、胥海斌、张洁霞,他们的故事听起来也许很平凡,但这正是千千万万个平凡医生的缩影。正是这些平凡的故事,诠释了何为使命、信任和悲悯。
就在上个月,我去北京采访了十九大。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实施健康中国战略。采访中,不少来自医疗界的党代表都提到了医患关系。在他们看来,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实现健康中国的最好的润滑剂。
是啊,有人说,医生和患者之间最遥远的距离,就是我在给你看着病,你却在兜里藏着录音笔。那最近的距离呢?应该就是流浪女给卢振和的那个拥抱,是胥海斌深夜里打给患者的那个电话,是张洁霞给患者写的那封亲笔信……
著名呼吸病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经常对我说:面对疾病,医生和患者从来都不应该是一种互相对立的关系,而应该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
战友,那是一种共对生死的零距离。
如果每一位医生都能做到和患者零距离,这个世界的病痛一定会更少一些,温暖一定会更多一些。
同样,如果我们每一个记者都能做到和现场零距离,那么,我们离真相一定也会更近一些。
部分文:广州参考·广州日报记者黄蓉芳
广州参考·广州日报编辑 王菁
-
上一篇: (转载新华每日电讯)疫情猛如虎,他们躬身入局上虎山
下一篇:手术后 好了伤疤还会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