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卧立行及情绪管理

病人教育 4阅读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共建共享、全民健康”,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战略主题。核心是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针对生活行为方式、生产生活环境以及医疗卫生服务等健康影响因素,坚持政府主导与调动社会、个人的积极性相结合,推动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落实预防为主,推行健康生活方式,减少疾病发生。

我们每天的坐卧立行及情绪和我们形影不离,而我们常常是不自知的。生活方式对我们的健康影响非常大,许多人对健康的生活方式理解是不全的或是有偏差。今天我们就说说五劳七伤。

五劳所伤:久视伤血, 久卧伤气,久坐伤肉, 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七伤:忧伤心, 怒伤肝, 寒伤肺, 饱伤脾,淫伤肾, 恐伤志,风雨寒暑伤形。

下面我们具体说说:

一、久视,就是用眼过度。中医讲,肝主藏血,开窍于两目,肝得血而目能视。用眼过度,长久视物(譬如看电脑、看手机、看书、阅报等),就会损伤肝之精血,从而出现视物不清、眩晕等不适。

看书看报约三十分钟就要适当休息,远眺或按摩眼部可大大缓解眼部的疲劳,也可防止视物模糊、眩晕等症状的出现。对于经常用眼的人,可适当食用补益精血的食物,如桂圆、黑豆、莴笋、红枣、花生、核桃、枸杞等。

二、久卧伤气”简单说,就是长时间卧床不动,气的运行就会变得缓慢,身体内的新陈代谢速度也会相应减慢,可导致一身之气不足,从而产生一系列诸如精神萎靡不振、身倦乏力、气短等气虚症状。其次,中医讲“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也就是说,如果每天卧床的时间过久,就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而出现气滞血瘀的症状。

正常的卧床休息或睡眠是十分必要的,可以使体内气血充盈、精力旺盛。但是,如果每天卧床的时间过长,缺乏适当的外出行走、锻炼,就会使气血衰退,五脏元真之气循环受损,进而造成身体懒散、精力不济的状况。

养成早睡早起、规律睡眠的习惯。当然,对于久病卧床的人,就应当多吃些补气行气的食物,如人参、太子参等。

三、久坐伤肉,即经常长时间坐着不运动的人,肢体缺少活动,肌肉缺乏锻炼,容易发生肌纤维萎缩、肌肉力量减弱、时间久了就会损伤人体肌肉的运动功能;其次,中医认为,脾主四肢肌肉,如果久坐而不活动,亦会使脾脏功能受损,从而出现食欲不振,消化功能下降,体质虚弱等症状,如感觉身体困倦。

多吃莲子、山药、薏苡仁等食物;安坐三四十分钟后起来走动走动更好。经常推揉小腹周围穴位或其他相关穴位:足三里、上巨虚、大肠俞、脾俞、胃俞等,都有好处。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穴位,是强壮身体的大穴,具有健脾和胃的功效。

四、久立伤骨,中医认为,肾主骨生髓,也就是说,骨骼由肾脏主管,长久站立不仅会使骨骼的运动、屈伸功能产生障碍,出现关节疼痛、变形、骨折,还会造成肾脏的损伤。

适当食用黑色食物如黑木耳、黑豆、黑芝麻、蚕豆等;艾灸肾俞、腰阳关、命门、阿是穴等均有好处。

五、久行伤筋,中医讲,肝主筋,其华在爪。意思是说,筋附于骨节,营养来源于肝脏。由于筋的收缩舒张,全身的肌肉关节活动自如。

对于久行引起的疲劳,最好的方法就是自我按摩,否则酸痛感就会久留不消。一般以按、摩、推、拿四法为主。

酸痛点(阿是穴)为主要按摩穴位,辅以按摩足三里穴 、承山穴 、委中穴 、承筋穴等处缓解不适。还可同时配合药物治疗,如舒筋活血汤或补筋丸等。泡脚亦是消除下肢疲劳的好办法。

适量当归(补血),首乌藤(通络、祛风),威灵仙(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乌药(顺气止痛,温肾散寒)等中药包。浸泡双足20-40分钟,以微微出汗为佳,可以养筋骨,缓解疲劳,减轻足跟疼痛。

六、大饱伤脾

吃太饱会加重脾胃消化吸收的负担,进而损伤脾胃功能。因此中医讲求饮食有节。

七、大怒伤肝

由于愤怒太过,致使肝气上逆、肝火上炎,使肝阳上亢,甚者发生中风。

八、强力举重、久坐湿地伤肾
指勉强用超过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举重,或长时间坐在潮湿的地方,会引起腰酸背痛。中医认为,腰为肾所在部位,腰酸背痛是伤肾的表现。

九、形寒饮冷伤肺

肺主皮毛,如果身体被寒邪所伤,加上饮冷水,就会内外受寒,容易引起咳嗽。

十、忧愁思虑伤心
忧愁思虑,会影响大脑皮层的思维活动,俗称“伤脑筋”。中医学有“心主神志”之说,神志,现代医学看来就是大脑皮层的思维活动,忧思过度,可引起易恐、忘事、发怒等,这些都是神志不宁的表现。
十一、风雨寒暑伤形
风与寒暑湿等,可以直接影响人的形体。如感受风寒湿邪可引起关节疼痛,日久发生关节变形等。

十二、恐惧不节伤志
过度恐惧,会动摇人的意志,影响有所作为的决心,甚至精神恍惚、情绪忧郁。

视、卧、坐、立、行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普通的活动,这些活动对人的影响也最大,互相之间也可以相互影响。 每个人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都要注意,不论是劳身还是劳心都要有节制,不可过度,

要注意劳逸结合,调节神经和身心,掌握正确的健康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