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首次!刘建民教授团队发现脑卒中患者取栓再通后血压管理下限

医师教育 15阅读

10月28日,国际顶级期刊《柳叶刀》杂志主刊在线发表长海医院刘建民教授团队临床研究的最新成果——“急性缺血性卒中机械取栓成功再通后强化降压控制的研究”(IF=202.7)。 长海医院脑血管病中心杨鹏飞教授、张永巍教授和澳大利亚乔治全球健康研究院宋莉莉教授为该项研究共同第一作者,刘建民教授和Craig Anderson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该研究在世界上首次证实对于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经血管内治疗成功开通血管后,强化血压管理(<120mmHg)患者临床预后差于标准血压管理(140-180mmHg),为急性缺血性卒中机械取栓再通后血压管理提供了高级别证据支持,有望改写指南并指导临床实践。

28日下午14时,医院召开重大研究成果新闻发布会。海军军医大学刘军校长,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王兴鹏主任,上海市科委朱启高副主任,上海市卫健委胡鸿毅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医院临床研究中心主任李兆申教授,医院廖专院长、徐财明政委等出席。

刘建民教授说,临床治疗水平的提高依赖于卓越的临床研究,但在相当长时间内,我们缺乏原创性、领先性和循证性的高质量临床研究,一度制约了临床治疗的发展,使我们在国际上没有话语权。最近几年,我们迎头赶上。特别是这项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对卒中患者取栓之后的血压管理提供了标准依据,尤其是标定了安全下限,对围手术期临床治疗意义重大。

未来,医院将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按照学校党委的统一部署,继续以科技创新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医院的医学科研创新能力、临床诊疗水平以及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着力构建“教、医、研、战”一体化融合发展的新局面,促进高水平临床成果产出并转化成战斗力,救死扶伤、服务军民,为建设世界一流海军贡献长海力量。

【相关链接】

脑卒中是严重危害全球人类健康的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也是导致我国成年人群死亡和残疾的首位病因。近年来,我国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卒中的血管内治疗领域取得重大进展,根据《脑卒中防治报告》,2021年我国机械取栓年手术量(上报)为5.3万例,是2020年的1.42倍、2010年的173倍,预计2030年我国将有50万以上患者从中获益。然而,尽管90\%以上的患者可通过机械取栓获得血管的成功再通,但其中仍有半数以上患者遗留残疾甚至死亡,如何通过规范化的围术期管理最大程度改善这种状况,一直是全球脑卒中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

在影响患者临床预后的所有因素中,血压管理是围术期管理措施中最重要的一项。是否将血压尽快、平稳地控制在一个较低水平,是卒中患者救治的焦点问题。根据国际和国内诊疗指南,机械取栓血管再通后收缩压控制在<180mmHg范围都是合理的,但是,是按正常人的血压标准为患者强化降压(<120mmHg),还是控制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140-180mmHg),一直存在较大争议。这一问题事关整个围术期血压管理策略的制定,全球学者都在关注,国际上同期在研的10余项同类研究,都在试图为这一难题给出答案。

作为国际上最早开始这项研究的团队之一,刘建民教授团队与国际著名的卒中研究机构——乔治全球健康研究院共同合作,于2018年10月开始ENCHANTED-2/MT的研究筹备工作。项目由刘建民教授和Craig Anderson教授共同牵头组织,国内45家高级卒中中心共同执行。前后历时4年,由中澳合作,国际9个职能委员会全程介入,通过1828次筛选,最终入组患者821例。经2758次标准化随访,5024份神经血管影像,16616次血压记录,近30万条临床数据分析,旨在探索对于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卒中经机械取栓获得成功再通的患者,强化降压是否可改善患者临床预后。项目获得了国家卫健委脑卒中防治工程委员会、上海市申康医院管理中心及上海市科委等部门的立项资助,2020年7月开始首例患者入组,2022年3月完成最后1例患者入组,同年6月完成全部患者随访工作。

研究结果证实,强化降压治疗组90天功能预后良好的比例占47.5\% ,而标准血压管理组功能预后良好的比例达到60.8\%,有力证明强化降压到<120mmHg对患者不利,而140-180mmHg的标准血压管理则更有利病人康复。

2020年5月,由刘建民教授团队牵头完成的DIRECT-MT研究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公开发表,这是中国脑血管病介入领域首个发表于临床医学顶级期刊的高质量RCT研究,在国际上发出了中国声音,同时建成了属于中国人自己的高质量研究团队(东方脑血管病研究协作组)、核心实验室平台和临床评估委员会,实现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突破。ENCHANTED-2/MT研究是东方脑血管病研究协作组在DIRECT-MT研究“从零到一”突破的基础上,秉承“交流、合作、规范、创新”的宗旨,深度探索卒中救治领域热点难点问题,时隔2年,再次登顶临床研究国际顶级期刊,实现了“从一到多”的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