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保健内容

病人教育 6阅读

一、秋冬季节预防轮状病毒肠炎

进入秋冬季节,幼儿腹泻越来越常见。60%的幼儿腹泻是由病毒引起的,其中又以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为主。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高发于秋季,因此又被称为秋季腹泻。

秋季腹泻常影响5岁以下幼儿,1岁以下宝宝高发,属于自限性疾病。秋季腹泻最早表现可能是发烧,随后先吐后泄,在发病的6小时内快速脱水,一天拉5-6次或者多达十几次,表现为清水样或蛋花汤样便便,便中无血。实验室可以从便便标本中检测到轮状病毒抗原。

怎样预防秋季腹泻?轮状病毒感染主要通过手口传播和饮食传播,接触到感染的人或物体表面都可能被传染,因此要勤用洗手液洗手,避免使用公共的换尿布台或者使用前用酒精消毒,在疾病流行的季节不与别的宝宝分享食物。如果宝宝患病,换下来的尿布要用密封袋装好丢弃,以免病毒传播。

预防秋季腹泻最重要的措施是接种轮状病毒疫苗。国内的轮状病毒疫苗2月龄之后均可接种,3岁前一年一次,可在流行季节到来前在预防保健科接种。数据表明接种后的保护率在80%左右。接种后的宝宝即使患了秋季腹泻,症状也会比没接种的宝宝轻,不存在终身免疫一说,成人即使感染了轮状病毒也不会表现出症状。

如何纠正脱水?如果能正确护理及时纠正脱水,秋季腹泻一般57天后可自愈。通常不需要使用抗生素、抗病毒之类的药物,提倡支持疗法,及时补充电解质和水分,比如口服口服补液盐。建议在脱水症状初期用勺或针筒少量多次喂口服补液盐,每1-2分钟5ml,每小时150-300ml,三到四小时内快速纠正脱水症状,或保证总量在每公斤体重50-100ml左右。48小时内补充益生菌以缩短病程。

轮状病毒引起的呕吐饮食方面有哪些要注意?饮食上避免高脂、高糖、高盐的食物,如鸡汤、果汁、运动饮料等。可以食用的食物包括:米饭、酸奶、水果、蔬菜、瘦肉以及正常的母乳喂养和配方奶喂养。

当腹泻符合下列情况时要及时就医:1.宝宝小于六个月;2.有早产史或慢性病;3.小于3个月的宝宝体温大于38°;4.便中带血;5.持续呕吐;6.六小时无尿,哭时无泪;7.口服补液盐不进去或者没有效果;8.孩子精神状态改变,比如嗜睡;9.腹泻症状超过7天不见好转。

关于秋季腹泻,如何向医生咨询?咨询时写清楚:发病多久?大便里是否有血?宝宝的精神状态如何?腹泻与呕吐的次数?排尿的频率?是否伴随发烧?大概补进去多少液体?方便医生评价病情。

 

二、康复从发现开始——新生儿听力筛查

据相关统计显示,我国听力语言障碍人数高达2780万,我国每年有2.3万新生儿听力障碍患者,国内外研究资料表明,新生儿的听力障碍发生率为1-3‰。目前,在06岁的儿童中大概有13.7万听力障碍患儿,他们中的84%属于重度、极重度耳聋。目前听力语言残疾(聋哑症)位居我国各类残疾的首位,而听力损害是最常见的出生缺陷。卫生部自2009年起在全国全面启动新生儿听力筛查工作。

出生48小时后应做听力筛查

新生儿听力筛查,是指孩子出生后通过耳声发射、自动听性脑干诱发电位等方法对新生儿的听觉系统进行初步评估,以判断孩子的听觉系统发育是否支持的一种筛选方法。宝宝通常出生48小时后应接受初次听力筛查。

听力筛查未通过不一定代表听力有障碍

由于婴儿耳朵发育尚未健全,有些孩子的中耳、内耳系统发育相对滞后些,也有可能是耳蜗的异常,还有可能是耳道狭小或堵塞影响了声音的传导。另外,孩子刚出生时,耳道内可能残留了一定的羊水、耳屎,还可能是环境噪音过大或孩子配合不佳等,这些因素可能影响检查结果,所以首次筛查不通过,应在婴儿生后42天时进行复筛,仍然没有通过的,需要在3个月大时再次进行检测。

听力筛查合格后也要加以重视

对于一些有高危至聋因素的宝宝,即使初筛复筛结果正常,也应在3个月时再做确认,防止迟发性或进行性耳聋的发生,并在3周岁前每6个月接受一次听力监测。高危至聋因素包括:家族史有先天性或遗传性感音性耳聋;有子宫内感染之病史,如先天性梅毒、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等;高胆红素,超过或达到换血临界值;出生体重小于1500克之早产儿;围产儿时期或新生儿时期有严重的缺氧病史,如持续性胎儿肺高压循环、生产窒息;使用潜在性耳毒性药物超过5天;插气管内管超过10天;因严重疾病而长时间住新生儿监护病房;染色体异常,以及一些与感觉神经性或传导性耳聋有关的综合症等。

听力障碍要早发现早治疗

新生儿听力筛查是早发现听力障碍的有效方法,对预防孩子聋哑和语言发育障碍至关重要。因为03岁是孩子听觉、言语发育的关键时期,如果听力损失及早被发现,在孩子6个月或者9个月时及时进行干预和康复训练,如戴上助听器、做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等,并进行系统性的康复训练与干预,语言能力就会发展得比较好。

 

三、新生儿筛查知识普及

 1、什么是新生儿疾病筛查?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指在新生儿期对某些危害严重的一些先天性疾病、遗传性出生缺陷进行群体普查,进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避免或减少智力低下、体格发育不良和听力障碍等残疾发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该类疾病在新生儿期甚至在婴儿期常缺乏特异性症状,一旦出现症状已形成不可逆的损伤,失去了治疗的良机;而在新生儿期血液内已有生化代谢等变化或耳声发射异常,因此在新生儿期以实验方法可作出早期诊断。

2、为什么要做新生儿疾病筛查?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发现和防治某些先天性疾病的一项有效措施。通过早期筛查,可以使患儿得到早期诊断和治疗,避免或减少严重后果的发生,对优生优育、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包括: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苯丙酮尿症(PKU)、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前三项为化验项目)和听力筛查(仪器测定)。

3、怎么做新生儿疾病筛查?

在新生儿出生后喂奶3天或喂足8次,在足跟内或外侧缘采集血斑3个进行筛查。如果你的孩子进行苯丙酮尿症或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筛查结果阳性,医师会通知你带孩子来确诊,一经确诊,便会要求及时治疗和建立档案长期观察。所有新生儿都是筛查的对象。

4、什么是苯丙酮尿症?

苯丙酮尿症(PKU)是一种遗传代谢性疾病,主要是由于患儿体内缺乏苯丙氨酸羟化酶,使苯丙氨酸不能正常代谢,蓄积于体内而损害脑的发育,导致患儿智力低下。

患儿刚出生时外表并无异常,如果不能及时诊断治疗,患儿将逐步出现头发变黄,皮肤白,小便有难闻气味,智力发育受到严重影响,造成智力低下。本病越早发现治疗越好,出生一个月内确诊治疗最好,出生三个月未得到治疗者开始出现智力损害,一岁时未能确诊治疗者,典型的苯丙酮尿症患儿90%以上出现严重智力低下。低苯丙氨酸饮食是治疗本病的主要手段。

5、什么是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是一种由于胚胎和出生前后甲状腺轴的发生、发育和功能障碍,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引起儿童智力落后、生长发育缓慢的疾病。又称“呆小病”。即智力低下、个子长得小、特殊病面容。

多数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患儿在早期无症状,或有黄疸延迟、便秘、腹胀、体重不增等,若不能诊断治疗,最终导致脑发育异常、身材矮小。早期确诊补充甲状腺素效果很好。

6、什么是G6PD缺乏症?

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是最常见的一种遗传性酶缺乏症。俗称“蚕豆病”。全世界约有2亿人患此病,我国是此病高发区,广西又是全国高发区之一。此病是由于G-6-PD基因突变,导致该酶活性降低,红细胞不能抵抗氧化损伤而破裂,发生溶血性贫血。筛查G-6-PD缺乏症的意义是预防新生儿核黄疸的发生,减少脑部损害,并在医生的指导下避免食物和药物造成的溶血。

7、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准确性是百分之百吗

回答是否定的。筛查不等于明确诊断,筛查检出可疑患儿只达95%以上。目前用不同的仪器和不同的方法(国家指定)筛查,筛查阳性率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为0.5%3%、苯丙酮尿症(PKU)为0.1%--1.0%、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3.0%--10%,筛查阳性者需进一步确诊。尽管新生儿疾病筛查目前采用国际上先进的检测手段,由于方法学的局限性(如中枢性甲低)和新生儿的个体差异(如迟发性甲低等)及有些已知和无法预知的原因,新生儿疾病筛查存在着假阳性和假阴性,因此,筛查结果正常的新生儿中也可能遗漏极个别先天性遗传代谢病,医院对此将不能承担任何的法律和经济赔偿责任。故筛查结果正常的新生儿也要定期到医疗保健机构进行常规的健康检查,随时发现异常发育的儿童,以保证儿童健康成长。

 

四、我国儿童牙刷新国标正式实施

12月1日起,儿童牙刷新国标开始正式实施,这也是我国出台的第一个专门适用于儿童牙刷的标准。儿童牙刷国标从安全要求、规格尺寸、毛束强度等多个方面对儿童牙刷作出了详细规范。专家表示,小头软毛牙刷为最佳选择,建议按孩子年龄段购买儿童牙刷。

 经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的强制性国家标准GB30002-2013《儿童牙刷》从121日正式实施,这标志着我国从此告别了没有专门适用于儿童牙刷生产标准的时代。儿童牙刷新国标规定:牙刷毛面长度应小于等于29毫米,毛面宽度小于等于11毫米,刷头厚度小于等于6毫米,平形毛型牙刷刷毛 单丝顶端轮廓合格率由原来的大于等于50%的提高到大于等于70%,这意味着儿童牙刷的刷头将更小,刷毛将更柔和,更有利于儿童的口腔和牙齿。此外,儿童牙刷标准对儿童牙刷中有害元素要求更加严格,有害元素限量在以前砷、镉、铬、铅、汞5种的基础上,又增加了锑、钡、硒3种。

 新国标:对儿童牙齿提供了更多保障

 广西妇幼保健院口腔科副主任叶宇表示,儿童从长牙开始就需要进行口腔清洁,2岁之后要训练自己刷牙,但儿童的口腔黏膜和牙齿往往比较脆弱,需选择刷毛软、刷头小的牙刷,不宜使用成人牙刷。儿童牙刷国家标准为消费者选择提供了更多的依据和保障。

   此外,叶宇还特别介绍,一些家长认为孩子刚出牙时不用刷牙,等牙长的差不多了再开始刷,其实这是错误的。当孩子长出第一颗牙齿的时候就应该开始牙齿的护理工作,等到牙都长齐了再刷,其实已经晚了。前期可能只要坚持漱口,待牙齿长密后就要学会刷牙,可以使用牙膏,建议用量少一些,牙齿长齐后就需坚持刷牙,按照三三原则,每天刷3次牙、每次刷3个牙面、每次刷3分钟,防止龋齿的发生。

专家:儿童应慎用电动牙刷

目前8090后年轻人是电动牙刷的主要消费群体,一般的电动牙刷是靠震动旋转来清洁牙齿,还有一些高档的装有超声波仪器,靠脉冲、喷水清洁牙齿。这种超声波电动牙刷一般不会对牙齿和牙龈造成危害,而且能把牙齿清洗得较干净。

电动牙刷确实有益于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但从专业医学角度来看,叶宇认为,7岁以下儿童尽量不要电动牙刷,因为电动的频率和力度是固定的,在刷牙时,儿童不会像大人那样很好地掌握合适的使用方法,一不小心就可能损伤稚嫩的牙龈,使牙龈出现红肿、出血等症状,长期使用可能会引发牙周炎或牙齿脱落。此外,由于小孩的牙齿很少有牙石等顽固的东西,没有必要采用电动牙刷大力摩擦。

专家建议家长在选择儿童牙刷时候需注意,儿童手小,建议粗胖握柄的牙刷,有防滑的设置,牙刷边缘需要柔软一些,待8岁以后可以选择柔软混合设计的刷毛,利于牙齿清洁。

五、吃这些食物导致儿童性早熟

1、可入药的大补类食品包括冬虫夏草、人参、桂圆干、荔枝干、黄芪、沙参等。中医指出,越是大补类的药膳,越易改变孩子正常的内分泌环境,造成其身心发展不平衡。

2、早熟动物、禽肉,特别是禽颈

现今市场上出售的家禽,绝大部分是用拌有快速生长剂的饲料喂养的,禽肉中的“促熟剂”残余主要集中在家禽头颈部分的腺体中,因此,吃鸡、鸭、鹅的颈部,就成为“促早熟”的高危行为。

3、反季节蔬菜和水果

冬季的草莓、葡萄、西瓜、西红柿等,春末提前上市的梨、苹果、橙和桃,几乎都是在“促熟剂”的帮助下才反季节或提早成熟,一定要避免给幼儿食用。

4、洋快餐、油炸类食品

特别是炸鸡、炸薯条和炸薯片,过高的热量会在儿童体内转变为多余的脂肪,引发内分泌紊乱,导致性早熟;而且,食用油经反复加热使用后,高温使其氧化变性,也是引发“性早熟”的原因之一。每周光顾洋快餐两次以上,并经常食用油炸类膨化食品的儿童,“性早熟”的可能性是普通儿童的2.5倍。

5、某些儿童口服液

针对儿童市场的很多标榜“长高长壮”的补剂和口服液,相当部分含有激素成分。这些激素使孩子在五六岁时长得比同龄儿童高大壮实,其骨龄已达8岁或10岁。而等孩子进入正常发育阶段时,反而不见长了。

6、补锌过量,蛋白粉等补品。

六、小儿使用非处方药需注意

小儿患了小伤小病或已明确诊断的一些慢性病,家长可依据医生的意见使用非处方药,但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辨明病情,有的放矢:小儿抵抗力较弱,对外界环境的调节能力也较差,因此容易患病,作为家长绝不要轻易给药,以发烧为例,发烧仅是一种症状,它是由多种原因所引起,用药不当就会掩盖病情、耽误治疗,因此,只有在可以辨明的情况下,如常见的感冒发烧,注射预防针后的发热等才可以用解热镇痛药,且最多不能超过3天,不见好转应及时就医。

②选药慎重,把握剂量:非处方药虽然较处方药安全性高,但也不能滥用。如有的解热镇痛药可引起血尿或肝肾毒性;有的长期安全性未定论,不能随便使用。即使已经是非处方药的维生素A、维生素D也不能过量使用,否则可引起毒性反应,影响小儿生长发育。

③妥善保管,防止意外:所有药物均应放在小儿不能触及处。不少药物是糖丸(糖衣片)、糖浆、小儿顺手拿来当“糖”吃而发生中毒的事例常有发生,甚至有小女孩把家长的一瓶口服避孕药(糖衣片)一次吃光的报道。这些都是严重的经验教训。另外,一般药物都应放在阴凉避光处。滴眼剂放在4℃冰箱中保存,以免药物变质。

七、宝宝用药常识

宝宝生病时,父母都急于治病,不经医生指导,就凭自己一点点医药常识,擅自用药,殊不知做法是错误的,甚至是危险的。生活中,用药不当的现象屡有发生。以下是一些用药误区,在这里提醒您引起注意:

感冒时忌乱用抗生素  一般人们将抗生素类药物统称为“消炎药”,但是消炎药却不等于抗生素。宝宝患感冒的原因大多数都是病毒感染,抗生素对病毒根本不起作用。如滥用抗生素不能控制病毒感染,反而增加耐药性和药物不良反应。

发热时忌乱用退热剂 小儿发热的原因很复杂,也许是普通感冒、扁桃体发炎,也可能是麻疹、肺炎、脑膜炎等严重疾病。在没有查出病因前。滥用解热镇痛药,会掩盖病情,妨碍正确诊断,耽误治疗。特别是6个月以下婴儿高热时,如果使用解热镇痛药不当,还可以引起出汗怎多,体温突然下降而发生虚脱。但对于体温超过38.5°C以上时,还应该使用退热药防止高热惊厥。

腹泻时忌乱用止泻药 腹泻是婴幼儿的常见病,多由胃肠功能不健全、肠道功能紊乱、消化不良、细菌感染等原因引起,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用药是很不相同的。然而有些家长发现孩子大便有些稀薄,就急于盲目应用止泻药。止泻药具有强有力的收敛作用,服用后虽可暂时缓解腹泻症状,但是存留于肠道内的有害细菌和毒素却不能排出体外,这些有害细菌和毒素在肠道内迅速增加,继发多种疾病。严重威胁婴幼儿的健康。故对婴幼儿腹泻的治疗决不能一概而论,应对症治疗。

咳嗽时忌乱用止咳药 咳嗽是对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呼吸道内的病菌和痰液均可通过咳嗽而排除体外,起着清洁呼吸道并使其保持通畅的作用。然而有些年轻的父母发现稍有咳嗽就急于给孩子喂各种止咳药,这种做法虽然可暂时缓解咳嗽症状,但它可以使大量痰液的病菌堆积于呼吸道内,继发细菌感染,严重时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甚至引起肺不张。所以,在未明确孩子咳嗽原因之前,切莫乱喂止咳药。

忌给孩子用成人药 宝宝各种器官组织尚未发育完善,尤其是肝、肾及神经系统极易受到药物的损害。因此一些成人药不要轻易给宝宝服用。如:喹诺酮类药,氨基糖苷类药、复方阿司匹林、复方新诺明等。

服用西药时忌用果汁 这是因为果汁中含有酸性物质,能使药物提前分解,或使药衣提前溶化,不利于肠道吸收。而一些碱性药品更不能用果汁送服,因为二者中的酸碱中和会使药效大减。

忌用茶水和牛奶服药 因为茶叶含有咖啡因、茶碱、鞣酸等,如于药物中成分发生反应,会使药物失效或产生不良反应。牛奶中含蛋白质、脂肪酸较多,可以在药片周围形成一层薄膜将药物包裹起来,从而影响机体对药物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