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科技术∣神经外科、重症医学科强强联手,成功抢救一名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
4月1日,我院神经外科收治了一位广泛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入院时神志尚可,但已出现了意识模糊、四肢活动变差、动脉瘤Hunt-Hess分级已达到3级,接近4级,呼吸出现困难,予以气管插管,行颅脑CTA提示颅内动脉瘤。于4月3日凌晨神经外科急诊介入下行“动脉瘤栓塞术”,术前因存在误吸伴有神经源性肺水肿,同时出现意识障碍加深,遂转入重症医学科治疗。
入科后予以呼吸支持治疗,4月3日上午患者反应尚可,刺痛可睁眼,同时右侧肢体可避让,左侧肢体屈曲,格拉斯哥评分达到了7分。但第二天起情况即变差,行气管镜检查提示:双肺广泛充血水肿,触之易出血,复查颅脑CT提示:颅内蛛网膜下腔出血较前增多同时合并有脑室内积血,氧合情况亦逐渐下降,意识状态及四肢活动较前逐渐变差,病情逐渐恶化,家属甚至有了放弃治疗的想法。为了积极救治患者,医生与患者家属积极沟通,争取得到家属的理解。
为了将患者颅内蛛网膜下腔及脑室内积血尽快清除,入科次日行腰椎穿刺放出带血的脑脊液,随后行腰大池引流、气管切开等治疗。4月10日患者脑脊液常规白细胞数明显升高同时伴有脑脊液生化糖含量下降,提示存在颅内感染,其又出现高热症状。此时,肺部感染未得到控制,又再次出现颅内感染,意识状态及四肢活动更差,刺激肢体仅右侧上肢过伸,格拉斯哥评分更是降到了4分。
为了更快地控制颅内感染,医务人员进一步优化治疗方案,并予以肠内营养支持。经过积极的治疗后,患者颅内感染逐渐得到控制,脑脊液白细胞数明显下降,脑脊液生化糖含量较前上升,其肺部感染亦较前好转,左肺基本正常,仅右肺充血水肿但亦较前好转,意识状态亦较前改善,可以自动睁眼,右侧肢体刺激可屈曲,左侧过伸,于4月19日转入普通病房。
这位患者治疗过程充满了曲折、艰辛,中间曾一度出现绝望,最终在不放弃的理念支撑下终于坚持下来,治疗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得到患者家属的感谢和肯定。
科普小知识
重症医学科也叫ICU,别名重症监护室,主要是抢救危重患者的地方,它的业务范围为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和延续性生命支持、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的治疗和器官功能支持、防治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是一门比较新的诊疗科别,是2009年卫生部在《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中才增加的,主要收治对象为病情危重随时需要抢救的患者、复杂大手术后的患者、大面积烧伤后的患者、需要持续使用呼吸机或CRRT治疗的患者、其他有生命危险随时需要监测生命体征的患者。
我院重症医学科于2014年正式成立,之前是与呼吸科合并。目前重症医学科拥有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两名,住院医师3名,硕士学历1名,大学本科7名;护士21名,重症专科护士2名,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8名,护师8名,护士4名,本科及以上学历19名。科室拥有现代化标准监护病床15张,包括隔离病房2间,并配备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气管镜、超声机、血液透析机、微创血流动力学检测仪、呼吸机等先进治疗设备。已开展的重症诊疗技术项目包括血液净化、经皮穿刺气管切开术、纤支镜吸痰术、床边超声、呼吸机机械通气等。科室紧跟国内外重症医学发展方向,对危重症病进行规范化诊疗,确保重症患者救治成功率,尤其在ARDS、重症肺炎、创伤抢救、围手术期监护、休克抢救、急性肝肾功能损伤、重症急性胰腺炎、危重症产妇抢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诊治等方面积累丰富经验,取得了良好的患者满意度。抢救成功率均在91%以上,已成为庐江地区危重症患者主要救治基地。
-
上一篇: · 科教动态∣神经内科“社区适宜康复技术规范化培训班线上会议”
下一篇:· 小肿瘤,大“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