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品并非人人都吃得

病人教育 1阅读
  冬月的一天,门诊来了一个特殊的患者,她向我讲述了她的病情经过:退休后,由于家庭条件比较富裕和宽厚,又有比较多的闲暇,经常观看一些养生节目和书报杂志。自己按照节目及书本上的指导,配制养生膏方,如阿胶、枸杞、黑芝麻、龙眼肉等制成的固元膏,长期服用。没想到越补身体越差,徒增心情烦躁,不思饮食,腹部胀满,大便粘腻不爽,多汗,畏风,甚至三伏天都需穿棉衣。她曾多次化验风湿及类风湿因子未见异常。身边的亲人对她的异常行为很不理解,劝她到中医门诊治疗。我听了她的讲述,仔细为她诊病。只见她面色红润,口唇暗红,口气秽臭,手足不温,舌质暗红,舌苔黄厚,脉沉实有力。这是一个典型的中焦湿热症,给予连朴饮加味以清利湿热通阳化气,调理半月痊愈。
  近几个月来多次遇到类似病例,我内心感触很深,有以下心得,以飨读者:
  1、人的体质存在偏差,不要盲目“进补”。身体虚则补,身体实则泻,补泻有根有据才是名符其实的“补”。
  2、人参、鹿茸、枸杞、冬虫夏草、阿胶等堪称补品中的上品,但用法不当也会成为杀人的“毒品”。曾有阴虚阳亢的高血压患者口服人参鹿茸酒而造成脑出血甚至死亡后的报道。
  3、大黄、黄芩、黄连、槟榔等具有清热解毒泻下通便的作用,是药品中的下品,如用法得当,也会成为“补品”,如腹胀如鼓,大便闭塞不通,高热,谵语,脉滑或沉实有力,应用以大黄为主的大承气汤治疗,则会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使邪去正安。
  4、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养生”成为人们特别是中老年人群追逐的目标。“养生”节目、书报杂志五花八门,种类繁多。专家希望人们不要对号入座,信手掂来。知名专家,知识渊博,方药独特,很受大家推崇,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但是没有一个经方,适合天下任何人群。
  5、假如你要用中药调理,一定要到正规的中医门诊咨询,一定要记得,人有七情六欲,体有生长壮老、寒热虚实,药有四气五味,更要记得中医诊病的特点是“看人下菜单”(辩证施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