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州市医院外三科独立完成首例腰疝R-TEP手术

最新技术 6阅读
      近日,深州市医院外三科独立完成首例腰疝R-TEP手术(腹腔镜下全腹膜外腰疝无张力修补术),填补了市医院在此类手术技术方面的空白,开启了市医院腹腔镜疝修补术的新篇章。
      患者张某,男,66岁,因发现左侧腰部可复性包块以及双侧腹股沟区可复性包块2年而入住外三科,完善CT检查,诊断为左侧腰疝合并双侧腹股沟疝。
      由于腰疝为临床少见疾病,且该患者同时合并双侧腹股沟疝,经科内分析讨论认为:该患者为多处疝,如果采用传统手术,需三处开放刀口,创伤过大、术后患者痛苦大、恢复慢,如采用腹腔镜手术,仅需几处一公分及零点五公分戳孔,大大降低了对患者腹壁结构的破坏,术后患者痛苦小、恢复快,而且借助腹腔镜的作用,手术解剖、手术操作更精准,决定为患者施行“腹腔镜下左侧腰疝无张力修补术(腰疝R-TEP手术)+双侧腹股沟疝腹膜前修补术”。由于该手术为腹腔镜下精细操作,且为医院首例,外三科高度重视,上报医务科,与手术室、麻醉科充分沟通,精心制定了详细的手术计划,从病人体位到戳卡设计及手术过程进行了详细的术前规划,并做好了各种应急预案。
 
      通过与家属详尽细致的沟通,家属同意行腹腔镜下腰疝和双侧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外三科副主任潘敬增与管床医生刘森共同为患者施行了手术。手术历时两个多小时,过程顺利。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无明显不适,术后3天出院回家休养。随访患者康复顺利,对手术效果和医院的技术水平非常称赞。
      医疗技术是医院的立院之本,深州市医院始终把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作为打造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在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外学内创”等方式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提升专业技术能力,努力让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高水平的医疗服务。
 
      外三科联系电话:0318—3117032

腰疝科普知识
 
      腰疝,是指发生在第12肋至髂嵴之间的腹后外侧壁,后腹膜脂肪和(或)腹腔内组织脏器经过此处上腰三角或下腰三角的薄弱缺损,突出到体表所形成的腹外疝称为腰疝。临床比较少见,发病率较低,得腰疝者,男性占65%,女性占35%,以老年人发病较多。
      腰疝的临床表现:腰疝可分为有先天性和获得性两种类型。
      1.先天性腰疝:发生于出生后不久的小儿,一般在小儿哭闹时在髂嵴上方、腹外斜肌最后部分与背阔肌之间,发现有一半圆形突起肿物,柔软、无压痛、表面皮肤正常,常可触及位于肿物内的肠管,按压时可闻及肠鸣音,哭闹时肿物增大,安静时可回纳消失,回纳后在侧后腹壁可触及卵圆形缺损。
      2.获得性腰疝:多发生于年老消瘦者。患者多无不适主诉,仅于腰部见一缓慢增大的肿块,肿块质地软而且易于回纳,站立时明显,侧俯卧位时消失;部分患者有局部胀感或牵拉感。触诊可有咳嗽冲击感。巨大腰疝可伴有消化不良等症状。
      腰疝的检查及诊断:
      检查:超声或CT检查,可发现局部缺损和进入腰部的腹内脏器。
      诊断:根据病史、细致的体检、结合超声或CT等影像学检查一般即可确诊。但有时需要与肾脏等侧腹壁切口手术造成的侧腹壁膨出相鉴别,腰疝有明显的缺损,而腹壁膨出只见到局部肌层变薄膨出,并没有显著缺损环形成。
      腰疝的治疗:
      1.非手术治疗
      (1)适应证①2岁以内小儿,随年龄增长腹壁肌肉会不断发育,局部裂隙可逐渐缩小,此类先天性腰疝可暂不手术。②没有明显临床症状的较小腰疝患者。③有明显手术禁忌证者。
      (2)方法均为物理方法,使用有弹性的腹带局部保护,对于小儿患者可以等待进一步的发育后使腰疝自愈,对于成人仅能起到防止疝环进一步增大的作用,不能治愈。
      2.手术治疗
      腰疝修补手术是治疗的基本方法。
      (1)适应证①2岁以上的小儿,经非手术治疗疝囊无明显缩小者。②腰疝较大且有明显临床症状者。③腰疝发生嵌顿者。
      (2)手术原则与方法:可以采用开放或者腹腔镜手术,以开放手术相对容易、对腹腔干扰少。开放手术时找到疝环,游离疝囊,小的疝囊不必切开,大的疝囊回复疝内容物后,可切除疝囊或将疝囊翻转。小儿主要做局部组织修补;成人可放置补片,修补方法是先游离腹膜前间隙,然后置入补片做Sublay修补,补片上方的缺损可以关闭也可以不关闭。也可行腹腔镜下经腹TEP、TAPP、IPOM手术。
      随着手术技术的演变及材料的进步,目前手术方案首选后入路腹腔镜下无张力修补术,也就是我们为此病人做的R-TEP手术,相对于开放手术及其它术式,避免使用防黏连补片,病人更加省钱,术后疼痛更轻,复发率更低,恢复更快!
 
(责任编辑:深州市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