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洪涝灾害后卫生防病知识
近日,我省境内发生强降雨过程,造成部分地区出现不同程度的灾情和低洼地区洪涝现象。洪涝后,由于环境污染、饮水饮食卫生状况差、病媒生物孳生而引发疾病!那么如何防范洪涝灾害引起的健康风险,记住以下知识很重要:
1.洪灾后,不喝生水,喝煮沸后的开水或饮用符合卫生标准的瓶装水、桶装水,装水的缸、桶、锅、盆等必须保持清洁。饭前便后洗手;不用脏水漱口或洗瓜果蔬菜;碗筷应煮沸消毒,刀、砧板、抹布也应严格消毒;生熟食品要分开存放;尽量不要接触污水;不要随地大小便;不能直接用手接触死鼠及其排泄物。劳动时应注意防止皮肤受伤,一旦受伤要进行消毒、包扎;在野外工作或临时居住时要扎紧裤腿、袖口,防止蚊虫叮咬。
2.以下食物不能吃:直接受水浸泡过的所有食品;已死亡的畜禽、水产品、被水淹过的蔬菜、水果;来源不明、非专用食品容器包装的、无明确食品标志的食品;剩饭剩菜、生冷食物;其他已腐败变质的食物;以及不能辨认是否有毒的蘑菇。
3.洪水退去后,应清除住所处的污泥,并对重点环境开展消毒、杀虫、灭鼠;室内灭蝇,食物用防蝇罩遮盖;动物尸体要深埋,土层要夯实。保持住屋和附近地面整洁干燥,不要在草堆上坐卧、休息。加强家畜家禽的管理。不能将家畜家禽尿液、粪便直接排入河水、湖水、塘水中,粪便要发酵后再施用。家畜家禽圈棚要经常清理、喷洒灭蚊药。
4、对室内外环境进行彻底的清理,做到先清理、后消毒、再回迁、排除积水,清除污泥和垃圾杂物;打开门窗,通风换气,清洗家具、清理室内物品,必要时对房间墙壁和地面进行消毒;整修厕所,清刷卫生间,修补禽畜圈,不要随地大小便、粪便、排泄物和垃圾要排放在指定区域。
5.不用手,尤其是脏手揉眼睛。个人的毛巾与脸盆应单用。如果不得不与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病人共用脸盆,则应让健康人先用,病人后用,用完以肥皂将脸盆洗净,并常用消毒剂浸泡消毒。
6.应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随身用毛巾等擦汗。可在皮肤皱褶部位扑些痱子粉。下水劳动时,每隔1~2小时休息一次,擦干脚,在阳光下曝晒片刻。每次劳动离水后,一定要洗净脚,穿干鞋。当发现脚部皮肤破溃并有加重趋势时,如情况许可应暂时不下水。要设法穿长统靴。有足部皮肤病的应少下水。
7.人们常说“大灾之后有大疫”,如果不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洪涝灾区容易爆发以下疾病:
(1)肠道传染病,如霍乱、细菌性痢疾、伤寒、甲型病毒性肝炎等。
(2)呼吸道与眼结膜传染病,如猩红热、病毒性感冒、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炭疽等。
(3)虫媒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如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血吸虫病、疥疮等。
(4)鼠媒传染病,如鼠疫、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等。
(5)食物中毒。
8.如果感觉身体不适时,要及时找医生诊治。特别是发热、腹泻病人,要尽快寻求医生帮助。其次是遵听医嘱,配合传染病隔离,注意药物使用方法。
-
上一篇: 洪涝灾害后 要特别注意饮水卫生
下一篇:“三减三健”核心宣传信息——“健康骨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