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您还在皮试吗?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抗微生物药物认识周”的日子,今年给大家讲讲抗微生物药物皮试的那些事。
一些年长的患者可能还记得,在20 世纪 90 年代,每次静脉滴注青霉素之前,都需要进行皮试。有时,医院更换了新批号的青霉素时,还需要重新进行皮试,真是非常麻烦。因为每一批次的青霉素,患者对其敏感性不同,主要是不同批次的青霉素在生产和储存中产生的过敏原成分和含量可能都不同。
随着现代药物生产和提纯工艺的提高,不同批次药物中,杂质残留物的种类和含量几近相同。这种情况下,药物过敏反应与药物的批次的相关性降低。所以,现在青霉素换批号时不再需要重新做皮试了,免去了许多患者和医护人员的麻烦。
到底什么是过敏反应?为什么有些药物使用前要做皮试?
药物之所以会造成过敏反应,甚至出现严重的过敏性休克,主要是因为药物本身是大分子的蛋白质或多肽,我们的身体觉得它是异物。针对这些异物,身体组织了大量抗体战斗,这就激活身体的免疫反应,即过敏反应。
有些药物本身或在生产、运输、储存的过程中,产生了大分子的高聚物,都可以引起过敏反应。因此要在使用前,进行皮试,即皮肤过敏性试验,避免发生不良反应。
所有可能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都必须进行皮试吗?
完整的过敏性试验,包括验血,皮肤点刺试验和皮内试验,费用高,耗时长。而对于一些药物而言,皮试不能完全准确预测和预防过敏,而皮试的假阴性反而让我们疏忽大意。因此,在权衡利弊后,许多药物不再常规进行皮试了。
比如,头孢菌素类药物,中国药典委员会主编的《临床用药须知》和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总后卫生部联合发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两个重要文件中,明确规定使用青霉素类药物之前要进行皮试,过敏者禁用;而并无头孢类药物进行皮试的规定。《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皮肤试验指导原则(2021)年版》中,指出头孢菌素给药前常规皮试对过敏反应的临床预测价值无充分循证医学证据支持,仅在既往有明确的青霉素或头孢菌素Ⅰ型(速发型) 过敏史患者和药品说明书中规定需进行皮试的情况下进行皮试。
通过上述分析,相信您对青霉素和头孢类药物的皮试问题,已经有了答案。
-
上一篇: 吉林省神经精神病医院成功举办心理健康促进行动主要指标调查诊断复核培训班
下一篇:省神经精神病医院举办《加强内涵建设 推进学科发展》线上专题培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