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手足口病高发 专家支招做好应对

病人教育 1阅读
 

日前,笔者从市四院感染科了解到,随着气温渐渐升高,儿童手足口病明显增多。为了让各位家长进一步认识手足口病,积极应对疫情,笔者对该院感染科主任张尔康进行了专访。

张尔康主任介绍,手足口病是儿童常见的传染病之一,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由肠道病毒引起,主要传播途径包括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及密切接触传播。如和患病儿童近距离接触、儿童饮用或食用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儿童接触被病毒污染过的玩具、食具、书、毛巾、衣物等用品均易被传染而致病。

手足口病有哪些临床表现?张尔康主任介绍,手足口病的初期症状类似上呼吸道感染,宝宝会出现发热(有的宝宝并不发热)、咳嗽、流鼻涕、流口水、进食困难等症状。另外,手足口病的特征性表现是出现疱疹。疱疹可以出现在口腔(包括舌、颊黏膜及咽峡部)、手部、足部、臀部及肘、膝、腘窝部位。大部分患儿可在一周内痊愈,少数重症患儿可引起脑炎、肺炎、心肌炎等并发症,极个别患儿可出现病情发展迅速,治疗不及时而导致死亡。

张尔康主任表示,手足口病并不可怕,关键是要做好预防工作。一是勤洗手。阻断肠道病毒经口侵入身体。洗手时要使用肥皂或洗手液、最好用流动水冲洗。手心、手指缝、手指尖和大拇指是要重点清洗的部位。二是勤消毒。可通过紫外线照射、高温蒸煮来杀灭病毒。建议婴幼儿的奶瓶、水杯、碗、勺等食用具要专用,每次使用奶瓶、水杯、碗、勺等前最好消毒;孩子的玩具、床单、凉席等用品最好经常清洗,并置于阳光下晾晒。三是多通风。这样即使有病毒扩散,因空气中的病毒量降低,就可以不致病,比如在开放的环境里,即使距离近一些也可能问题不大。相反,在密闭的环境里面,哪怕只有一两米的距离,传染的危险性也会大大增加。四是护肠道。幼儿肠胃发育还不够完善,不要给他们吃生食,也不要吃他人吃过的食物,更不要给孩子喂食家长自己嚼过的食物。宝宝的饮食宜清淡,少吃油腻、燥热、难消化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以免肠胃“疲劳”。 此外,家长要密切注意孩子的手脚、臀部是否有疹子出现,如果发现孩子出现相关症状最好去专科医院诊治。如果孩子患上手足口病后,尤其是2岁以内患儿,家长应细心观察婴幼儿的身体状况。值得提醒的是,发病年龄6月龄~2岁、发热持续3天左右、易惊或抖动、呕吐、嗜睡或倦怠为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的高危因素。还有,高热不退持续在39℃以上,或早期仅出现皮疹的轻症患儿,12天后出现高热者也要高度警惕,应及时去医院,做到早治疗、早干预,阻断患儿进入危重症期,降低病死率。

  (张丽娟)

专家简介:

张尔康,主任医师,市四院感染科主任,江苏省热带病与寄生虫病学会委员,淮安市传染病分会副主任委员,淮安市预防医学会性病艾滋病分会副主任委员。1988年毕业于徐州医学院,一直从事传染病临床工作,对急、慢性肝炎、活动性肝硬化、肝硬化腹水、上消化道出血、各种肠道病感染性疾病及儿童中毒性菌痢、腮腺炎并发脑炎胰腺炎,重症麻疹合并肺炎心力衰竭、手足口病、重症破伤风、流行性出血热、败血症、暴发型流脑、化脑、乙脑、病毒性脑炎、艾滋病、艾滋病并发症、狂犬病诊断及风疹,水痘,猩红热,伤寒、恶性疟疾、寄生虫病等多种传染病的诊治抢救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咨询电话:15861715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