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反复腰痛发作,这时要注意了,需排查椎体骨折
日前,92岁的周大爷因老慢支住院治疗。家人反映其经常胸腰背疼,而且反复发作,不能动弹,一直以为自己得了腰椎间盘突出。骨科主任叶峥会诊后,让老人做了磁共振检查。
这一检查还真吓一跳,老人竟然是“椎体压缩骨折”。家人很奇怪,周大爷最近也没有跌着碰着,一直都是坐坐、睡睡,怎么就骨折了呢?经询问,老人有骨质疏松症,这是骨质疏松引起的椎体骨折。叶主任立即组织科内讨论,对老人进行经皮椎体成形手术治疗。刚开始大爷害怕,担心自己年龄大受不了,不愿手术。“老人家,不要怕,现在医术发达,我们最大的骨科手术患者102岁呢”,经过叶主任的耐心讲解后,老人才放下心来。
手术结束回到病房后,老人就激动地说“腰不疼了,我能动了”。下图为周大爷术后1小时下床行走,看看像刚手术的高龄患者么?
那什么是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元凶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是一种老年人尤其是绝经后老年女性常见的疾病。据统计,65岁以上的女性骨质疏松患病率几乎高达100%。
骨质疏松症是由于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致使骨的脆性增加,在轻微外伤或无明显外伤情况下即可发生椎体压缩性骨折。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对老年人生活的影响,几乎相当于股骨颈骨折后所造成的影响,如刚发生时呈剧烈背痛、翻身起床极度受限,严重地影响日常生活,约1月后逐步转为慢性胸腰背痛,久治不愈,“驼背”进行性加重,身高变矮;少部分患者压缩椎体骨坏死不连,只能长期卧床。
据有关资料介绍,因为年老而死亡的人群中,有30%患有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由于胸腰椎的严重变形、驼背,对原有肺部疾患的病人,每一节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就会减少生命预测值的9%。总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是一个严重的临床问题和社会问题。
老人反复发作剧烈背痛,要排查椎体骨折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多表现为胸腰背部剧烈、翻身、起床和躺下时疼痛明显加剧,行走困难,不能久坐久站,多数经卧床休养约1月余则疼痛可逐步减轻,约3月后可恢复活动。因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不同于外伤性椎体骨折,多没有一个明显的受伤情况,常发生在平时认为很正常的动作中,比如搬东西、提东西、晾衣服、弯腰系鞋带甚至打一个喷嚏等,这样就更容易造成患者的忽视,认为可能是普通的胸腰背疼,而没有得到及时诊治。由于骨质疏松是全身性疾病,其它椎体极易再新发压缩骨折,此时又会出现剧烈背痛,故这类患者多表现为剧烈背痛反复发作,最终造成后凸畸形、长期背痛及身高变矮。
建议:老年人如果患有急性或慢性胸腰背痛,不论是否有受伤病史,都应该想到有椎体骨折的存在,要及时到医院进行磁共振检查,以排除椎体骨折。普通X光拍片不能区分椎体新鲜和陈旧压缩,且容易漏诊,故在腰背痛的老年人中不推荐其为首选检查。
保守治疗PK手术治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人越来越多。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卧床休息、药物镇痛、支具外固定等,极易导致骨质进一步脱钙疏松,形成恶心循环;而开放性内固定手术治疗因患者骨质疏松和全情况差已极少应用。近年来,介人微创治疗为老年骨质疏松椎体新鲜压缩骨折的治疗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途径。
1.传统治疗 包括卧床休息、口服止痛药物、支具保护经保守治疗约3个月后的约90%患者胸腰背部疼痛可步缓解并恢复生活自理,但多滥留驼背奇形:约10%患者由于压缩椎体出现骨坏死不连而导致背有难以缓解,虽卧床时无明显疼痛,但翻身、坐立或下床行走时疼痛仍较剧烈而不能生活自理。
(网络配图)
2.经皮椎体成形术(PVP) 指局麻后在透视引导下用穿刺针穿人骨折椎体,然后将骨水泥直接注入到骨折椎体内部,撤出穿刺针后留置在椎体内的骨水泥凝固并与周国骨质紧密结合,从内部加强与固定骨折的一项介人微创技术,可迅速缓解疼痛,止痛率达95%以上,多数患者在术后2小时即可下床活动,能明显缩短病程,提高生活质量,并可防止椎体进一步压缩塌陷。由于创伤小,并发症少,没有固定物松脱,更没有螺钉拔出的危险,目前已成为骨质疏松椎体新鲜压缩骨折的首选治疗方法。
特别提醒
经皮椎体成形术后或保守治疗后都要积极抗骨质疏松治疗,否则其它椎体再发压缩骨折的风险很高。
-
上一篇: 你的颈椎还好吗?如何来拯救低头族的颈椎病?
下一篇:孕期到底该补充多少维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