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灌注显像对肺栓塞诊断的临床意义
肺栓塞是发病率高、误诊率高、病死率高、医疗纠纷多、涉及学科多且治疗及时完全可以治愈的疾病。由于肺栓塞临床表现多种多样,症状主要决定于堵塞的肺段数目,所以临床上肺栓塞的误诊率高达70%-80%,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因而及时诊断是非常重要的。
虽然肺栓塞诊断的金标准是肺动脉造影,但是就应用的普遍性和无创性来说,它远不如放射性核素显像及增强CT。对肺栓塞的诊断不仅要明确肺栓塞的存在,估计栓子的性质、来源,还要明确栓塞的部位、范围及血流动力学状态等。
肺灌注显像是确诊肺栓塞的重要影像学方法之一。放射性核素肺灌注包括双下肢深静脉显像和双肺通气/灌注显像。由于75%-90%肺栓塞的栓子来源于下肢静脉系统,50%-60%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可并发肺栓塞,因此,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肺栓塞的标志。由于下肢静脉造影属于创伤性检查,不易常规应用。而核素下肢深静脉显像与肺灌注可以一次完成,简便易行。
放射性肺灌注显像是通过放射性蛋白颗粒在肺内的分布反映肺血流灌注的分布情况,当有血栓阻塞肺内血管时,该肺血管所供应的肺叶、肺段或亚肺段就会呈现放射性缺损改变。肺动脉栓塞虽然引起肺循环血流动力学改变,但肺通气功能正常。因此,肺栓塞的主要影像学特征是:肺段性或亚肺段性灌注缺损和肺通气或X线胸片与肺灌注不匹配。灌注缺损区为多发性也是诊断要点之一。多肺段的灌注缺损,特别是大的缺损区在一个肺段上,有明确的肺栓塞诊断意义。
核素肺灌注显像不仅是诊断肺栓塞的重要方法,而且可以准确观察肺栓塞溶栓治疗前后肺血流灌注的动态变化过程,其显像方法简便、无创、及时,是评价疗效和随诊观察的理想的常规方法。
溶栓治疗是急性肺栓塞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急性肺栓塞患者溶栓治疗后早期肺血流灌注既可以得到迅速改善,甚至部分病例数天内可以恢复正常,对于肺栓塞溶栓治疗后的肺血流灌注改善的评价,放射性核素肺灌注显像是首选的方法,它通过显示血流在双肺的分布状况反映肺动脉的供血情况,从而反映治疗前后动态变化过程,可以准确地观察到溶栓治疗过程中肺血流灌注的变化,对疗效评价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即使是慢性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经过长期的抗凝治疗,血流灌注仍可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肺灌注显像适用于肺血流灌注变化的定期观察。(核医学科 武健)
-
上一篇: 泌尿肾病科结石治疗技术又上新高度
下一篇:我院最新直线加速器:精准放疗 让肿瘤无处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