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运动的发育规律
宝宝运动的发育主要遵循以下规律:
(1)头尾规律:运动发育是由头部逐渐向下发展的。头部的发育领先于躯干、四肢。如宝宝先抬头然后两手取物,会坐、直立、走路。即顺着抬头一翻身一坐一爬一站一走这一趋势逐渐成熟的。
(2)由近到远:离躯干近的肌肉动作先发育、然后掌握肢体远端的肌肉活动,以上肢为例,先是肩部和上臂动作的发育,接着是肘、腕部,最后手指动作的控制能力才逐渐成熟完善起来。如宝宝先抬肩然后手指取物。
(3)由粗大运动向精细运动发育:粗大动作的发育先于精细动作的发育,如先是抬头、翻身、起坐等躯体大动作,手指的抓、捏等精细动作继后之。
(4从泛化到集中、由不协调到协调:如对于l~2个月的宝宝,若将其脸用手帕盖住,则宝宝表现为全身的乱动,随着神经髓鞘的不断完善,协调能力的加强,到了5个月的时候,宝宝可表现为双手向脸部乱抓,但不一定能拉下手帕,而到了8个月时,即能迅速而准确地拉掉手帕。
(5)正性规律:正面的动作先于反面的动作发育:先能俯卧时抬头,而后才能仰卧时屈颈,先学会向前行走,再学会倒着走路,先能抓取物体,以后才是有意识地松手放开物体。
(6)从屈曲状态向伸展状态发育:小儿出生时是以全身屈曲状态占优势,随着生长发育逐渐地成为功能的伸展状态。
小帖士:
宝宝的正常运动发育的进程是以脑形态的完善和功能的成熟以及神经纤维髓鞘化的时间与程度为基础的,它有着一定的规律,同时还需要骨骼和肌肉的参与,因而宝宝运动的发育与神经系统的发育及全身的发育密切相关。此外,在小儿发育过程中,由于人种、地域、遗传因素、生活习惯、家庭对小儿的养育方式、气候条件等的不同,小儿的发育过程也各不相同。即使是在相同的条件下,小儿的发育也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有的小儿也可能会根据运动的目的和环境的变化而产生多种多样的姿势与运动的发育过程。
-
上一篇: 如何早期认出脑瘫
下一篇:小儿听力筛查未通过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