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病人为中心”开启康复服务新模式
“我们现在对康复治疗模式做了一些改变,组建了由康复病区和康复治疗区医护人员共同组成的康复诊疗小组,每个小组5-7人,共同给病人进行系统化的康复治疗。”康复三科陈秀琼副主任医师在谈到时下采用的康复治疗模式时如是说。
我院每年有4000多人次的康复住院病人,其中,中风患者占了大多数,有很多病人是从外地医院转来的,在当地经过急性期治疗,保住了生命,但往往落下了瘫痪、失语等多种功能障碍,很多病人就是躺着或是坐着轮椅来到了江滨医院,希望通过康复治疗得以恢复。
康复是一个系统工程
陈秀琼表示,康复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医生、护士、康复治疗师、护工甚至家属的配合。此外,康复具有时效性,比如中风以后,最佳康复治疗时间是在6个月以内,超过6个月以后康复效果就会变差。康复训练包括了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功能的一切的手段,主要包括三部分:一个是物理学疗法,简称 PT,就是对患者最基本的一些能力,比如肌肉的运动、走路的能力、上台阶、平衡训练等。其次是作业疗法,简称OT,针对患者的自理生活能力进行训练,比如洗澡、做饭、洗碗这样一些能够让生活自理的训练。另外一个是语言康复,简称ST,语言康复主要是包括语言和吞咽障碍两部分。康复训练过程就是患者在康复治疗师的帮助下进行行走、爬楼梯、排尿这样一些具体的训练。
康复治疗需要团队支持
在陈秀琼看来,康复治疗最理想的状态是,专科医师、康复医师一起来评估病人,康复医师制定康复处方,康复治疗师来执行,护士、护工、家属都要来支持,形成一个有利于患者长期康复的支持团队。因此,在各康复病区内成立以康复医生为主导,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言语吞咽治疗师、针灸师、康复护士组成的康复诊疗小组,定期开展康复患者的康复查房会和康复评价会活动,非常必要。但是,以往的康复治疗,病人在各个治疗区由各个治疗师轮流进行专项治疗,病人就像是被推到了流水线上,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以“单兵作战”为主,沟通协作不够紧密,缺乏对患者病情的集体评估和治疗效果的集中评价。
陈秀琼介绍,今年2月份以来,她组织康复三病区的康复诊疗小组对一些康复疑难的病例进行了康复查房会和康复评价会讨论,患者及其家属也参与了讨论过程,并表达了自己的治疗感受和期望。最后,团队共同研究制订了患者康复目标和计划。在此过程中,团队的每一位成员都仔细研究了患者的病情,充分发表了治疗建议和效果预测,使大家对患者的情况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制订的治疗方案更加科学合理,各个治疗步骤衔接也更加紧密了,患者及家属主动配合康复的热情也提高了。形成了“以康复病人为中心,康复诊疗小组全体成员围着病人转”的康复治疗新模式,极大地改善了患者及家属的康复治疗体验,医患关系也更加和谐友善了。
团队合作提高了康复治疗的内涵
康复是我院的一个拳头品牌,康复服务辐射全区各地,持续提升康复内涵建设不仅是医院和广大职工的执着追求,也是广大康复患者的殷切期盼。目前,医院经过充分酝酿,在各康复病区推行了“康复诊疗小组”新模式,分别组建了脊髓损伤、认知障碍、脑卒中、骨关节损伤四个专业康复诊疗组,开展了“以康复病人为中心,康复诊疗小组成员围着病人转”的康复创新服务。虽然推行时间不长,但还是得到了很多患者及家属的好评,也为康复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
图一 康复诊疗小组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
图二 康复诊疗小组与患者家属进行病情交流
图三 陈秀琼副主任在听取康复诊疗小组成员的意见
(院办 刘宇军)
-
上一篇: 我院成功举办2016 年广西认知障碍诊疗新进展及照料培训学习
下一篇:“链状康复治疗新模式”为中风患者增效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