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建档第一天
病人教育 2阅读
2011/8/25 6:52:11
2011年8月23日,我和孟建新大夫开始第一天的下社区建档工作。没有熟人介绍,也没有居委会配合,我们直接对在楼下乘凉的老人介绍我们的建档意图和意义。我们的介绍吸引了更多的居民下楼来倾听,其中一位老人主动带我们上楼,配合建档。原来,她认出孟建新大夫去年曾为她建立过健康档案。在这位老人的介绍下,我们连续建立5份档案。 快到六点,我们结束,步行返回的路上,又一位老人主动与孟大夫打招呼,原来,去年孟大夫对一位90岁的老太太进行家访(现已去世),这是那位老太太的对门。我们随手发一份《告居民书》,告诉他改日我们会上门去建档,没想到老人拉着孟大夫的手,要求现在就去。 在为这位老人建立档案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他75岁,独自居住,对健康非常重视,花一万多买的保健床垫等,但存在几个误区。一、血压高、血糖高,经常体检(老人保留多次体检结果),却没有对症采取措施,即按规范用药,体检的钱等于白花;二、花400元一盒,所买的是‘国食健字’产品,这不是药品,即便有功效,既不能代替药品,也不值这么多钱。我们的直言相告,老人家表示感谢,并要挽留我们吃饭。这位老人的情况,非常值得我们深思:这些独居的老人,都有一定健康问题,自身也非常清楚健康的重要,但是既没有专业的指导,也没有子女可商量,他们应该是非常需要社区卫生服务,也热切欢迎社区卫生人员进入他的家里,给予一定指导。 在建立的六份健康档案中,属于特种人群的有7位,可以预见,今后不断有特种人群持证前来享受免费体检。对这部分人,妥善接待,非常重要,好比是一年的耕种,最后的收粮入仓。这个比喻非常不恰当,但是对医院、对居民,都非常重要。所谓特种人群,就是需要特别关注的群体,应该给予一对一的健康教育和持续的指导,连续的随访。 我们的门诊,一直是最薄弱的环节,缺乏收治入院的能力。过去是因为门诊量非常低。有120的医院,各个病房都主动与急诊科搞好关系,以多收病员。 我们的社区工作,一直就是内科为主,多个科室参与,建档、讲座、查体,工作停留在表面,缺乏系统、全面、深入,所以没有大幅度拉动业务收入。实际上,居民对医疗的需求,缺口非常大。-
上一篇: “我身边的社区卫生服务”演讲比赛我院选手荣获佳绩
下一篇:1987年,全省最大痔瘘医院开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