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助力建设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医师教育 2阅读

  中医药学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人类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当今依然是我国卫生健康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疾病防控的历史实践中,中医药发展了完备的防疫学理论,构建了成熟的中医药防疫学知识体系,在历史上的重大疾病防治和新中国成立后的流感、慢性病、SARS、禽流感救治中,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此次抗击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中,中医药也表现突出,疗效显著,组建五批国家中医医疗队,整建制接管病区、医院和方舱医院,发布“三药三方”等有效方药,制定和联合发布中医诊疗方案,及时走出国门援助国外抗疫,向世界分享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中医药在抗击新冠病毒肺炎中的优异表现,再一次证明抗击全球突发重大卫生事件,中医药参与不可或缺。我们应该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优势,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再做贡献。

  推动中医药特色发展 在健康中国建设中发挥作用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随着中国的工业化、城镇化、老龄化的发展,卫生健康问题复杂多变,解决好中国的卫生健康问题,实现健康中国提出的战略目标,对于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意义重大,也是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基础进和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引领和示范作用巨大。

  发挥中医“治未病”和养生理念,普及健康生活,加强健康教育。中华民族是一个注重养生的民族,应加强中医药治未病理念在健康中国行动中的推广和传播,把疾病防治中心前移,普及未病先防理念。积极推动中医药健康文化和健康理念进校园、进企事业单位,进入基层社区和广大农村,开展不同地域、不同阶层、不同教育水平、不同收入群体中的中医药健康教育活动。促进中医药健康教育、现代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促使广大群众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提高中医药临床救治服务能力。要完善国家中医医疗服务体系,给中医临床救治提供服务机会。要分类指导,分级管理,逐步建立分层医疗机构,明确中医诊疗在不同等级医院的服务体系和评价标准,提高中医在医疗机构中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要建立中医药参与重大突发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和救治机制,保证中医药及时参与重大突发疾病和传染病的救治。在中医医院中,继续提高中医药参与诊治的比例,让中医药特色在中医药专科医院中率先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继续发挥中医药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协同作用,促进重大疾病的救治率。推动分级诊疗进一步落实落细,提高基层中医药临床救治能力,促进中医药服务遍布于各级医疗体系。

  推动中医药人力资源建设。推动中医药教育进入大中小学,培养广大青年学生对中医药的浓厚兴趣,使他们了解中医,学习中医,为中医药选才打下基础。改革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加大中医药专业的通识教育,打通人文、科技、哲学、医学的融合通道,扩大学生视野,积极培养中医药学生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优化中医药专业课程设置,构建专业特色课程体系,突出中医经典教学和中医思维提高课程,凸显中医药专业的中医、中药特色。合理设计实习实训课程,增加临床教学在专业培养中的比例,提高中医药学生的临床应用能力。建立健全中医药工作者继续教育体系,鼓励中医药人才积极参加中医药特色专题培训,培养中医临床医生的中医思维。加强中医药人才评价引导,在人才评价体系中,加强对中医药相关内容的考核,引导中医药人才具有突出的中医药服务能力。

  推动中医药创新发展 在中医药科研中提高创新能力

  创新是中医药的命脉、活力和希望所在,中医药学要焕发新活力,满足新时代人民卫生健康事业战略需求,必须牢记守正创新这一个根本要求,结合最新科技发展,实行多学科融合发展,创新科研机制体制,释放制度创新红利,在中医药各个关键环节融合创新因素,实现中医药创新发展。

  创新中医药科研体系。改革科研管理体制,释放科研管理制度的改革红利,找准束缚中医药科研的体制和制度的制约因素,破除一切阻碍中医药科研活力的不利因素,激发广大科研人员积极投入到中医药科研工作中来。建立健全与中医药特点相符的中医药科研评价体系,建立中医药科研项目、科研成果、科研人才、科研机构、科研项目等关键环节的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和指标,使中医药科研评价体系符合新时代中医药科研工作实际和需要。分层级建设各级科研创新平台并统筹整合,增加中医药科研工作的合力。

  做好中医药重大科技项目。瞄准世界科研最新发展趋势,把握国家发展战略需求,解决中医药核心关键问题,对中医药重大项目进行重点支持。坚持把中医基础理论创新工作作为重大科技项目的重点,推动中医药理论创新。要做到科学研究和临床救治一体进行,边进行临床工作,搜集数据,总结经验,边进行数据分析、对比分析,把理论和临床紧密结合,推动中医药科研服务临床的实际应用能力。坚持把中药新药开发、经典方剂开发的项目作为重点科研项目进行支持,开发疗效显著的中药产品,提高中药产品的临床应用率,取得重大中药药品开发和中医诊疗重大成果。对中医药重大成果的登记、申报、评价和应用等环节实行绿色通道,促进中医药重大科研成果第一时间服务于国家需要和实际应用。

  做好中医药大数据建设。加大中医药大数据人才培养,建立稳定的中医药大数据人才队伍。中医药大数据建设牵涉到中医、中药、文献、信息、工程等多个学科,属于交叉学科。要加大政府职能部门、科研院所、社会组织、行业协会、高校、企业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形成中医药大数据建设的工作凝聚力。在此过程中,聚集一批能力强、素质高、多学科的人才,建立稳定的中医药信息大数据队伍。各级政府和中医药管理职能部门要加强中医药大数据建设的顶层设计,分级分批建设一批中医药大数据建设中心,推进不同数据信息中心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利用大数据优势,整合中医药信息,挖掘中医药临床救治经验,明确中医药临床防治救治规律,提高中医药临床的创新能力。

  推动中医药融合发展 提升医教协同、中西医结合水平

  加强医教协同。促进中医学本科“5+3”培训、中医学专科“3+2”培训和中医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规培进一步规范。加快推进中医药健康服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建立和完善符合中医药行业特点的人才培养机制。着力规范化培训内涵建设,突出中医中药特色。加大培训基地条件建设,完善培训质量标准,强化过程管理,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加强对医教协同的规范化评估,以评促改,以评促建。充分发挥培养基地的名师资源,实行中医药培训的特色师承传统,提高中医思维能力,培养中医人才相对完整的中医临床诊疗知识与技能体系。

  加强师承教育。建立高质量的考评标准,制定科学的考评体系,是中医传承的质量保障。推动理论考试和临床考试相结合,不仅测试对中医名家中医思维、独特理论、诊疗思想的考核,还要注重考查师承教育的临床表现,考查跟师人员是否能够把名医名家的思想应用于临床实践,是否能把中医药的经典理论应用到科研之中。促使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加强过程管理,全过程监督课程培训、跟师培训、科学研究、临床实践,做到过程的量化管理,做到跟师的日常监督和管理。根据跟师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严格考核师承内容的评价。建立中医药院士工作室、国医大师工作室、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室、名老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构建等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师承教育项目。设立中医药名医名家思想挖掘整理专项课题,鼓励中医药高校、科研机构、临床医院积极申报立项,共同挖掘中医药师承教育方面的特色思想和理论,把名医名家的中医药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与学科建设、专业建设、科学研究相结合,提高中医药传承特色。

  加强中西医结合。创新中西医结合理论体系,坚持中医药特色,吸收最新科技和西医科研成果,建立完整的中西医结合理论,创新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论,找准结合的途径和手段,明确结合领域,推进中西医结合理论创新。改革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中西医结合课程的比例,适当延长中西医结合专业学制,探索本硕连读或者硕博连读的专业培养模式,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到中西医结合专业中来。坚持在临床实践中提高中西医结合水平,加大中医药临床和科研数据分析,促进中西医结合治疗疑难病、多发病和重大疾病,在临床实践中检验中西医结合的疗效,以中西医结合的疗效促进中西医的主动和有效结合。

  推动中医药开放发展 提升中医药国际化水平

  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这一伟大事业中,中医药作为世界传统医学的主要代表,应发挥自身特色优势,根据时代要求和世界变化,主动向世界开放,以积极的姿态,提高国际化水平,为自身参加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提供国际平台。

  增强中医药文化的世界话语权。加大中医药科研与医疗的国际合作,以人文交流、医疗援助、人道主义等贴近国外的价值观和生命观,促进中医药在国际上的认同,推动中医药文化进入西方话语体系,提高中医药文化在世界话语体系中的国际话语权。目前,我们推进中医药走出去的话语常常以“一带一路”、中国文化走出去、传播中国文化等概念为中心话语,然而在西方价值观占主流地位的西方话语体系中,中国提出的这些概念要想得到西方受众的接受,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此外,中医的叙述体系过于宽泛宏达,以说理、说教、灌输为主,缺少西方叙事体系中的科学、试验、客观,无法得到西方受众的认可,也无法融合进入西方的话语体系。中医药进入西方话语体系,提高话语权,并不是完全附庸于西方话语体系,泯灭自己的话语价值,恰恰相反,中医药要善于以外国人能听懂的语言,讲述中医药文化和故事,发出中医药的声音,从而彰显自己“和而不同”的独特价值,推动中医药中外人文交流。中医药要善于以医疗援助和人道主义救援等西方医疗体系的主流价值观为媒介,提高中医药的国际传播与认同,促进中医药和西医体系的全面融合。

  扩大中医药产品在世界医疗市场的占有率。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政府投入、社会资本、国际资本的融资投资,建立国际中医药医疗集团和中药企业集团,开发新型中医药创新产品,以疗效和药品开拓国际医药市场,提高中医药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目前,中医药医疗集团和中药企业和国外相比,规模较小,缺少大规模资本支持,难以和国外医疗集团和品牌进行竞争。而且中医药企业自身研发优势不突出,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核心竞争力。必须使中医药企业的资本多元化运作,以资本为撬动力,提高中药企业的产品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医药集团,开发出世界认可的中药产品,以开拓国际医疗市场和提高世界医疗市场占有率为目标,推动中医药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中发挥作用。

  提高中医临床在西方医疗体系的参与度。中医缺乏临床疗效的精准分析,与西医的精准医学模式和循证医学模式严重偏离,至今还未能得到西方医疗体系的承认。即使有一些临床治疗有疗效分析,其分析也缺乏信息技术和大数据的支持。因此,要发挥大数据支撑作用,加强中医中药对专科专病,尤其是对重大疾病或突发性传染病的疗效分析,以西方学术模式和循证医学为突破口,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精准分析,从而和西方发达国家的精准医学发展形成良性互动,推动中医药治疗进入西方医疗体系,提高中医临床在西方医疗体系中的参与度。(朱剑飞 河南中医药大学 辛凯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