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踏春去,六月迎夏归!赵彩玲,欢迎回家!

医疗资讯 2阅读

6月17日,浙江援沪重症救治医疗队(杭州队),这支在上海工作时间最长的援沪重症救治队伍,也是最后一批撤离上海的援沪医疗队终于正式凯旋。

四月踏春而去,六月迎夏而归。

继医院援沪核酸采样医疗队和方舱医疗队平安归来后,随队在沪奋战54天的医院重症医学科赵彩玲主管护师,终于重回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大家庭的怀抱。

至此,援沪三院人已全员归队!



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作为杭州市优秀共产党员,此次援沪已是拥有12年丰富ICU工作经验的赵彩玲第二次跨省无畏逆行。


2020年武汉疫情,她毅然前行,此次上海疫情日益严重,她又主动请缨,驰援上海。


4.16 23:00

召必回,

战必胜!

4月16日23点,终于安顿好女儿和家中琐事的赵彩玲,接下来像平时一样闹好次日上班的闹铃,准备放下手中的手机时接到了组建浙江省援沪重症医疗队(杭州队)的通知。

“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前期主动请缨的赵彩玲连夜准备打包好行囊,辞别家人,再度“逆行”,奔赴最需要她的方向。


她与全省40家医疗机构,均为中级以上职称并具有丰富的抗疫及临床经验的百余名战友们共同出发,执行援沪任务。


4.18

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临港院区

是她新的战场!


130名队员抵达上海稍作休整后,分成两组分别进驻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临港院区和浦东新区公利医院ICU。


赵彩玲进驻的是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临港院区。这意味着,她正式开始“一出门,至少8小时不喝、不吃、不入厕”的工作常态。


熟悉又陌生的ICU中,充斥着各种机器、仪器滴滴的声音,患者们和医疗团队都努力跟病毒搏斗,跟病魔搏斗。


虽然,每当下班回来时已是口干舌燥、精疲力尽,但赵彩玲说,“值“!


5.4 8:00

“生日快乐,彩玲姐”



临港院区重症病房收治的大多数是70岁以上有严重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并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在治疗、护理上比普通患者难度更大,强度更高。


分配病人时,赵彩玲总是第一时间开始“霸道抢人”,“我是‘姐姐’,工作经验丰富些,最重的病人先给我。


在队友们眼中,这样的她不仅是组长的好帮手,分担着组长的一些管理工作,也是组员的好队友。只要组员需要帮助,她总是第一个出现在队友身边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


“她个子小小的,能量却大大的,我们喜欢称呼她为彩玲姐或者彩玲老师,有她在,我们很安心,她像一块定心石。”

5月4日上午,赵彩玲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准备下班,但就在她走到上车点时,同组的队员们却突然把她围住了!


原来,5月3日是赵彩玲的生日。大家私下“预谋”,要给“彩玲姐”发送一份“生日爱意”:


大家一边用简单却真挚的舞动一边唱起生日歌为她庆生。还为寿星准备了橙子和纯牛奶,寓意“橙心如意、心想事成、做什么都牛”。


5.18 12:00

“杭州赵老师,赞!”

除了日常的护理工作,赵彩玲也兼职院感监督员一职。 


她需要在每天上下班提醒组员戴好N95口罩,做好个人防护。入病区前仔细检查每个人防护用品的穿戴,确保安全。在工作期间,对组员的个人防护实时监督及手卫生的有效落实,同时监督保洁员和护理员落实日常的清洁消毒及终末处置,确保工作有序开展。


工作期间,医疗队因地制宜完善了重症抢救流程,开展了高流量氧疗、机械通气、肾脏替代治疗、纤支镜、俯卧位通气等治疗方法。但同时这也对医护人员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援沪以来一直管理有ABP、CBP、Picco、机械通气等重病人、拥有丰富经验的赵彩玲,在当有上海队友、福建队友加入团队时,她承担了带教任务。


她将自身掌握的俯卧位通气等各项技能、经验倾囊分享,帮助大家更快地熟悉环境、工作流程、及职责,掌握专科知识,专科技能,更迅速,更顺利的投入到工作中去。


6.10 9:00

“熟悉的上海”慢慢回来了,

也到了说“再见”的时候!

从4月18日到6月10日,赵彩玲坚持战斗在离病毒最近的地方,在ICU病区里不断上演着“生死时速”:


赵彩玲和所有战友们24小时加强病情监测和护理,不间断地对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氧饱和度、生化指标等进行监测,加强值班守护和巡视。深夜里,工作群里依然消息不断,传递着患者病情变化的信息,也是生命的讯息。


“你无恙,我无憾”。援沪期间,杭州重症医疗队累计收治危重型与重型患者90人,累计转出及出院患者85 人,平均住ICU时间8.51 天。


6月10日,赵彩玲正式结束此次任务。离沪的路上,车窗外车流穿梭,“那个热闹的上海回来了,也打心底里为这座城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