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教学中的问题探讨

医师教育 1阅读

临床教学是培养临床医学生向一名合格医生转变的重要步骤,是基础理论联系临床实际的教学环节,是重要的医学教育过程。医学是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一门科学,其教育过程可以分为基础及临床教育。临床实习,是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重要过程,是将医学生培养成合格临床医生的关键环节。如何提高临床医学教学质量、将医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医学人才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1 临床教学中的不利因素


1.1 学生量与病例量的冲突


就见习阶段而言,临床可供病例显得异常缺乏,十几名甚至几十名学生去检查一名患者,学生看不见、摸不着患者,学不到临床知识,患者难以承受三番五次的问诊与体检,致使部分患者拒绝接受学生见习,甚者逃避,见习时找不到病例,最后回教室讨论,从理论到理论,学习印象不深,学习成效明显下降。


1.2 基础设施的匮乏


毕业实习难度很大,学生逐年增多,基础设施跟不上,示教室、多媒体教室、实习基地的建设力度尚不能满足当今学生扩招的需求,部分实习生要到县一级医院进行实习,一般来说,县级医院条件有限,难以达到实际要求,最终影响实习效果。


1.3 医学伦理及法律法规的影响


随着经济文化水平的提高,道德观念的加强,患者维护自身权利的意识越来越高。《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相继出台,对临床医师进行医疗活动中的资格、执业、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都有了比较详细的法律规定。如执业医师法第十四条规定“未经医师注册取得执业证书,不得从事医师执业活动”,而临床医疗工作是一项高风险的职业,医学生由于阅历、伦理道德及法律等因素。医院为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减少或禁止实习学生对一些常规体检、一般检查、操作的机会。无疑,这将影响临床医学的教学质量。


1.4 临床师资方面


临床教师兼有教学、医疗、科研任务,带教任务的增加加重其工作强度,学生数量的增加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多重压力下,要想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各个环节的教学任务实属不易。另外,教学医院的人事管理和激励机制致使对临床带教存在“搞好医疗是任务、搞好科研是出路、搞好教学是奉献”的重临床轻教学现象。目前就全国临床教学来看,学生数量与教师的比例显示出临床师资力量的薄弱,使得临床科室安排低年资教师带教,教师本身对临床教学训练有些欠缺,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有些教师缺乏敬业精神,以应付方式带教,直接影响教学质量。


1.5 考研、就业的影响


就业形势的压力,考研成为一些(甚至大部分)学生认为理想的选择,大部分同学为了进一步深造,或缓解就业压力,在进入临床实习的前半年,开始挑灯夜战,准备考研。他们把用于实习的时间和精力放在理论复习,参加辅导班、冲刺班,临床实习放在次要位置,实习的时心猿意马、支差应付,甚至完全放弃。下半年,学生氛围两种忙碌景象,一种是考研分数上线者,他们积极准备面试,有的根据考试分数奔波与调剂学校之间等。另一种是考研败北或未考研者,他们光顾举办的各种人才交流市场、就业洽谈会,参加各用人单位的考试、面试,甚至到预签约单位试工,忙着寻找工作岗位。导致临床实习期匆匆而过,临床实际操作能力未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培训。这种情况长期下去,势必会严重影响医学人才的培养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加强临床实习管理、改进教学方法,是医学教育工作者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 探索与措施


2.1 强化医学生思想品德与职业素养的启蒙教育


临床实习前,宣读《医学生誓言》,注重医学道德和心理素质的培养。为加强医学生的思想政治和职业道德教育,促进全面发展,国家教委(现教育部)组织部分院校起草了《医学生誓言》,并于1991年由国家教育委员会高等教育司下达颁布实施。《医学生誓言》是目前所知的唯一由国家颁布实施的针对医学生的习医行为规范。它吸收了《希波克拉底誓词》、《日内瓦宣言》等医师誓词的精华,又结合了当代中国卫生事业与医学教育发展的实际,重在对医学生的思想品德与职业素养进行启蒙教育。具备良好的医德医风和心理素质,才能热爱医学事业,理解患者,才能处理好与上下级医生、护士及患者的关系。


2.2 加强医疗法律知识教育


实习前进行医患关系处理等系统化教育。让学生对医患双方的权利、义务、医患沟通的技巧及相关的法律法规有一定的了解,介绍临床中影响较大的医疗事件,予以剖析,提高实习生的依法从医意识,为进入临床实习打下良好基础。指导学生处理好医患关系和临床科室各位老师的带教关系,使学生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按质按量的圆满完成实习计划。另外,邀请医学领域名家大师讲其成功经验及教训,采用现身说法,提高学生对实习阶段的重视。


2.3 加强与实习医院的沟通


学生的临床实习是学校与实习医院共同的工作,需要相互配合和协作,加强与实习医院交流,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实习医院合理安排实习,增强带教意识,创造宽松条件,从严要求,使学生学到更多的临床知识。对带教条件较差的实习医院,学校应在师资培训、教学设备方面予以投入和支持。


2.4 教师队伍建设


一流的教学质量,须有一流的教师队伍。教师应有较高的学历、合理的专业结构,建立一支较有影响力的教师队伍,通过教师的言行举止影响学生,达到身教的效果。临床教师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社会角色决定了该群体的主要特点是“任务较为繁重、管理较为复杂、教学艺术相对不足”。教学艺术是教育教学能力的具体体现,是教育科学理论在实践活动中的再创造,它因教师的学识、修养、性格和兴趣的不同而异。与基础学科的教师们相比较,临床教师的工作重心往往不在于教学,故其在整体的教学艺术上会相对弱一些,需加强相关培训。这并不否认临床教师存在极富教学艺术和机智教师。


2.5 改变教学方式,强化临床技能训练


建立临床实践教学示教室,在示教室中选择典型病例,让学生轮流扮演医生和患者,使学生在较为真实的环境中,通过掌握操作常规、规范化训练,以提高对患者实际操作的成功率。实习单位也可安排集中的典型病例查房示教,提高临床带教效果。新乡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1 a来由各临床教研室负责的实习生病例查房,1次・2 w,学生积极参与示教病例的症状学分析,老师点评总结分析,临床带教效果显著提高。另外,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医学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教师可以应用视听设备、软件等进行教学,全方位的对学生进行感官刺激,提高临床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