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化内科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三级甲等)
推荐值:418 -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中山二路58号
导航
-
科室简介
一、 科室基本情况
我院消化内科是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连续多年重点扶持的学科,是中山大学消化内科博士、硕士授权点和博士后工作站,是全国消化内科及消化内镜专科医师培训基地,也是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副主委单位,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建科以来,在著名消化病专家邝贺龄、章天予、胡品津、陈旻湖等教授带领下,消化内科取得了长足发展,逐渐成为医疗、教学、科研实力较强的学科,在全国乃至港澳地区及国际上均具有相当影响力和知名度。 2010 年被评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消化内科由消化病区、内镜中心、消化实验室及消化专科门诊组成。现有教授、主任医师 9 名 ( 其中博导 2 人 ) ,副教授、副主任医师 10 名。科主任陈旻湖教授兼任中山一院副院长、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副组长,广东省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消化杂志》副主编及国内外 10 余种杂志的编委和特约审稿人。胡品津教授兼任中山一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主任、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顾问、炎症性肠病学组组长、《 Journal of Digestive Disease 》副主编。科副主任 崔毅主任医师兼任内镜中心主任、 广东省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副主任委员、超声内镜学组组长,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食管静脉曲张学组副组长。科副主任曾志荣教授兼任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学组副组长;科副主任 钟碧慧教授兼任感染科主任、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介入学组组员、广东省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委员; 刘思纯主任医师兼任广东省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二、临床工作
消化内科包括院本部及黄埔院区两部分,共有编制床位 81 张及护理单元 3 个 。年门诊量 9 万多人,年出院病人数超过 1900 人 , 内镜中心 每 年开展胃肠内镜诊治总数超过一万八千例次,总体实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开展超声内镜 7500 多例, ERCP 诊疗累计已超过 2500 例,小肠镜检查累计近 400 例,胶囊内镜 800 余例。我科是国内较早开展幽门螺杆菌( Hp )研究的单位,在 Hp 流行病学、临床诊断治疗及免疫预防方面取得显著成绩,部分成果达世界先进水平。近年来在胃食管反流病及炎症性肠病的诊治水平也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成为我科的特色医疗。
2004 年起我科在消化专科门诊中开设了胃食管反流病( GERD )专病门诊,是全国率先设置该病专病门诊的科室,每年诊治 GERD 患者逾千名,吸引很多难治性 GE RD 患者前来诊治,树立了我科在 GERD 诊疗方面的领先地位。依附 GERD 专病门诊,我科在 GERD 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诊断技术及治疗策略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了多篇高质量的论文,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指导 GERD 的诊治,为临床提供新的解决方法。在中国医师协会组织的全国胃食管反流病专病门诊的评选活动中,我科室凭借技术高端优势,医疗服务优势,科研领先优势,被评为全国三个优秀 GERD 门诊之一。同时,作为国内首家在 GERD 患者中进行食管多通道腔内阻抗 -pH 监测的单位,我科成立了该项技术的培训中心,为北京、上海、广州等各大医院进行多批次阻抗 -pH 联合监测技术的人员培训。陈旻湖教授作为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副组长及主要撰稿人之一,参与了中国 GERD 诊治指南的撰写,并多次在国内进行该方面的学术演讲,对推动我国 GERD 的临床与研究起重要作用。
我科于 2003 年成立了由胡品津教授和陈旻湖教授领导的炎症性肠病研究小组及专病门诊,我们在国内较早地建立了规范的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体系及完善的随访制度,设立完整的患者信息档案库、组织资料库,同时开通了炎症性肠病患者健康宣教及心理咨询体系。于 2007 年 9 月率先在国内进行新型生物制剂 TNF- α单克隆抗体英夫利西治疗克罗恩病的临床研究,目前已有八十多名患者接受该药治疗,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是国内使用生物制剂治疗克罗恩病最早、最多的医院,胡品津教授主持执笔为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协作组制定了我国生物制剂治疗炎症性肠病的共识意见。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炎症性肠病专病门诊已成为我科的特色医疗,吸引了广东省及周边省份的众多患者到我科就诊,炎症性肠病成为我科继消化系统肿瘤、消化道出血后,排名第三的住院病种。
三、科研情况
消化内科历年获各项基金 60 多项,取得科研成果 14 项,发表学术论著 400 多篇,主编教材及专著 20 多本,参加国际学术交流 60 多人次。近三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6 项,部级及省级科研项目 20 项; 2011 年获 广东省科技技术二等奖一项、 2009 年获 教育部自然科学奖 二等奖一项、 2005 年获 广东省科技技术二等奖及广东省科技技术三等奖 , 2006 年获国家发明专利 1 项,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论著 175 篇,其中在 SCI 收录期刊上发表论著 52 篇。
我科自 1992 年起在包括国家自然基金在内的多项科研基金支持下对胃癌的分子发病机制进行了 10 多年较为系统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胃癌个体遗传背景、分子信号通路及化学预防方面。本项目系列研究极大加深了对胃癌分子发病机制的认识,为胃癌的早期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项目研究论文多次在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上宣读或交流,并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 35 篇,其中 SCI 收录英文论文 19 篇,包括 Gut 、 J Proteome Res 、 Carcinogenesis 、 Aliment Pharmacol Ther 、 Cancer Lett 、 Clin Exp Metastasis 、 Histol Histopathol. 等高影响因子期刊。所发表的研究论文被国内外期刊引用达 257 余次,其中被国际期刊引用 213 次,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影响。研究成果获 教育部提名的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广东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一等奖等、 广东省科技技术二等奖、 中华医学奖三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国家发明专利 1 项。
多年以来我科一直开展肝胆胰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 研究内容涵盖了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 胆汁淤积性肝病 、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硬化腹水、门静脉高压症、肝性脑病、肝癌、脂肪肝、药物肝、胰腺炎等多种肝胆胰疾病, 在 肝胆胰疾病研究方面 已获科研基金资助 10 项, 发表研究论文 61 篇,其中 SCI 收录论文 11 篇, 影响因子 (impact factor, IF) 大于 5 分的论文 8 篇,包括肝脏病研究领域最好的杂志 Hepatology(IF 11.355)2 篇。
近五年来在胃食管反流病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研究内容涵盖流行病学、发病机制、诊断技术、治疗策略等方面。在该领域发表 SCI 收录文章 8 篇,其中三篇发表在 Endoscopy 、 Am J Gastroenterol( IF 6 分以上 ) 国际高影响因子杂志,在国内权威期刊上发表文章三十余篇,主编相关专著一本,在国内该领域的临床研究中处于领先地位。
近五年来我科在炎症性肠病方面开展了多项临床科研项目,内容包括克罗恩病的生物治疗、沙利度胺治疗难治性克罗恩病的疗效观察、硫嘌呤类药物治疗活动性克罗恩病的长程开放性前瞻研究、硫嘌呤类药物活性代谢产物检测在炎症性肠病治疗中的价值及 克罗恩病患者首次手术率及手术预测因素的长期随访研究等, 积累了丰富诊治经验,同时在炎症性肠病遗传学方面开展了多项基础研究,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 20 多篇。
主编教材及专著 20 多本,其中邝贺龄教授主编的《内科疾病鉴别诊断学》于 1975 年问世, 2006 年经修订出版第 5 版,发行 100 万多册,深受海内外读者喜爱,获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
(四)人才培养
我科 1979 年开始招收消化内科硕士生,为全国首批消化内科硕士点,已培养硕士研究生 90 多人,近五年培养硕士生 19 人,其中有一些赴国外发展,不少人成为各家医院的主任或骨干。 1996 年开始招收消化内科博士生,已培养博士生 70 多人, 1998 年设博士后流动站,已出站 10 人,有多名研究生赴美国、澳大利亚、德国、香港等进行合作研究。 消化内科每年接受外单位在职医务人员来我科进修临床及消化内镜,其中进修三个月以上人员每年超过 20 人 。多年来培养了数百名消化内科和消化内镜医师
我科重视青年医师的人才培养,设立了人才培养流程及计划,并落实到位,包括学历学位培养、消化内镜常规临床技术培训及外语水平培养等,我科在基本完成全科人员学历教育(大部分青年医生获博士学位)基础上,争取在专业方向上进一步细分。在专科统筹安排下,结合专科的学科发展方向,在炎性肠病、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消化道肿瘤、内镜、肝病及胰腺病方面各有所长。在人力许可的情况下,派年青医师专项进修消化系统肿瘤的内科治疗、进修治疗内镜等。近五年我科派出年青医生到国外 专业进修超过 10 人次。
-
科室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