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健中舒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医疗资讯 4阅读
作者: 黄山市黄山区中医医院 王国仁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健中舒胃汤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以持续或反复发作性上腹部胀满、隐痛、早饱、嗳气、反酸、厌食、恶心、呕吐等症状群为主要临床表现。由于其发病机制尚未明了,至今仍无肯定的治疗方法,为充分发挥中医药整体治疗优势,近3年来,我们用自拟中药健中舒胃汤治疗5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参照文献[1]诊断标准:①上腹痛、腹胀、早饱、嗳气、反酸、厌食、恶心、呕吐等上腹部症状连续超过4周;②内镜检查未发现消化性溃疡、糜烂及肿瘤等器质性病变,未发现食管炎,也无以上疾病病史;③实验室、B超、X线等检查排除肝、胆、胰、肠道等器质性病变;④无肠道易激综合症、糖尿病、结缔组织病及精神病;⑤无腹部手术史。确诊FD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其中男24例,女28例;年龄21~65岁,平均38.5岁;病程1.5 个月~13年,平均4.2年。对照组32例,其中男14例,女18例;年龄19~70岁,平均36.8岁;病程1个月~14年,平均3.9年。两组性别、年龄、病情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自拟健中舒胃汤加减治疗,组方为党参20g、炒白术20g、枳壳15g、厚朴12g、木香12g、制半夏10g、陈皮10g、焦三仙各15g、炙甘草6g。兼热者加蒲公英30g、黄连6g;兼寒者加砂仁10g、干姜6g;兼湿加苍术15g、茯苓15g;兼血瘀者加丹参10g、玄胡10g;兼肝郁者加柴胡12g、佛手12g;兼阴虚者去木香,加沙参12g、石斛15g;兼中气下陷者加升麻10g、柴胡10g;兼食滞者鸡内金15g、莱菔子15g。每日1例,水煎,早晚饭前温服。对照组给予吗叮啉10mg、硫糖铝1.0g,每日3次,饭前15~30min服用。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观察期间均停用其它药物,宜清淡饮食,忌肥甘厚腻、辛辣生冷食物。
1.3 观察方法及疗效评定
将FD常见症状根据程度的不同分为4级记分,0分:无症状;1分:症状轻微,稍加注意才感到症状;2分:症状较明显,可以耐受,不影响工作;3分:症状明显,频繁出现,难以坚持工作。计算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疗效指数(%)=(治疗前症状总积分-治疗后症状总积分)/治疗前症状总积分×100%。疗效指数≥75%为显效,51~75%为有效,≤50%为无效。
2 结果
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中显效37例(71.2%),有效12例(23.1%),无效3例(5.8%),总有效率92.3%;对照组中显效16例(53.3%),有效8例(26.7%),无效6例(20%),总有效率80%。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
3 讨论
F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多认为与胃动力障碍、胃电活动异常和神经精神因素有关 [2] 。治疗通常选用促胃动力药、胃粘膜保护剂等以改善症状,但长期使用疗效并不理想,且有一定的副作用。本病属中医“胃脘痛”、“胃缓”、“痞满”等范畴,病变在胃,涉及肝脾二脏。脾胃为后天之本,脾主运化、胃主受纳,二者的生理功能均有赖于脾升胃降的协调统一,脾升胃降是胃肠道内容物顺利推进的动力机制,肝主疏泄,有助于脾胃的运化功能,所谓“土得木而达”(《素问·宝命全形论》)。饮食、劳倦、七情损伤脾胃,失其常度,则气机升降失常,中焦运化失职,脾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胃肠弛缓无力,排空缓慢。故脾气虚弱,胃失和降是本病的病机关键。《兰室秘藏》说:“脾微久虚之人,胃中寒则胀满”。临床脾虚的见证在FD患者中相当多见,如胃脘饱胀,以餐后尤甚、纳呆、倦怠无力、舌淡脉细等。现代医学研究也证实,脾虚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胃排空功能紊乱[3]。因此,治疗宜健脾固本,培土益气,和胃通降。健中舒胃汤以党参、白术、炙甘草健脾益气而补虚;半夏、陈皮、枳壳理气和胃以降浊,配以厚朴、木香、焦三仙行气导滞,消胀除满,诸药相伍,升中有降,补中有消,从而使脾气旺而清气升,胃浊降而滞气消,临床应用故能取得满意疗效。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本方中主要药物党参、白术具有加强胃粘膜屏障,明显增强胃排空及小肠推进功能的作用[4,5];枳壳、厚朴对胃肠运动有兴奋作用,可使胃肠收缩节律增加[4];木香可剌激胃粘膜MO细胞产生内源性胃动素,加速胃排空[6]等。可见本方治疗FD,除了中药的整体调节作用外,还具有明显的改善胃动力障碍的作用。临床观察结果也表明,本方治疗FD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说明治疗FD仅仅改善胃动力和胃排空是不够的,更应着重整体论治,调摄脾胃后天之本,这正是中医药的优势所在。
参 考 文 献
1 张锦坤,候晓华.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的诊断 和治疗.临床内科杂志,1994,11(4):6
2 张开光,胡运彪,王承党,等.阿米替林对 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及胃动力的作用.胃肠 病学,2000,5(1):51
3 胡筱娟、乔富渠.近十年脾虚实质的概括.
中国医药学报,1999,6(5):51
4 王筠默.中药药理学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 出版社,1995,51~64
5 李岩,陈苏宇.芍药甘草汤,四逆散对胃排 空及小肠推进功能影响的拆方研究.中华消 化杂志,1996,16(1):18
6 陈少夫,李宇权,何凤云,等.木香对胃酸 分泌及血清胃泌素、生长抑素、胃动素水平 的影响.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4 ,14:(7):406
-
上一篇: 我院开展庆祝“三八”妇女节系列活动
下一篇:【学术交流】中医药抗消化性溃疡复发的思路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