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从脾胃谈健康与养生

医疗资讯 6阅读

      作者:黄山市黄山区中医医院  崔冬生

      一、正确认识脾胃的生理功能和重要作用
    中医学中的脾胃不是单纯的形体概念,而是包括整个系统功能的总称。它具有主运化水谷精微、消化食物、输运营养、代谢水液等多种功能。人的生命活动和健康,全赖于脾胃功能的盛衰与否。脾胃功能正常,脾胃之气充盛,则气血生化有源,五脏六腑、四肢面骸才可得以濡养而发挥作用。反之,脾胃虚衰,功能失调,气血不足,则百病由此而产生。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因此,脾胃在人体生命活动和健康养生中,显得十分重要。故有脾胃为“元气之本”、“后天之本”、“健康之本”之说。
    二、影响脾胃功能的不利因素
  (一)起居妄劳:劳逸结合,使脏腑功能节律有序,有助于气血的调和和疏达。运动和休息是机体互相调节的两个方式,是生命的一种自我保护措施。妄劳过逸,起居失常,身形、气血损伤,脾胃无序,长期得不到改善,功能紊乱,形成病理状态。
  (二)饮食不节:饮食不合理,时间无规律,或暴饮暴食、偏食,或过食辛辣油腻之物,或摄入不足,影响脾胃功能,气血生化乏源,有的偏面追求高营养,以思欲为需要,以摄取为目的,常使脾胃受伤,中满不消,气机受阻,升降失常,形成动则气促、外强中干之躯;有的以追求时尚,节食减肥,甚则数日不进饮食,耗损营养,长期处于半饥半饿状态,脾胃受损,防御能力下降,百病丛生;有的对药物的作用缺乏了解,对补养药物的宣传深信不疑,似乎药物为健康养生的法宝,以药物做为健康长寿独门之道,往往事与愿违,药物的滥用人为地损伤脾胃,破坏了机体的阴阳平衡,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
  (三)精神因素: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活的节奏加快,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增大,极易引起生理、心理平衡失调,情绪波动,情志受伤,影响脾胃,使气机不畅,升降失司,功能紊乱,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三、如何调理和护养脾胃
    顺脾胃之天性,增益减损,达到健康养生之目的,调理保护好脾胃这个“后天之本”至关重要。
  (一)适度休息、不妄劳作:正确对待运动和休息,做到生活起居,休做有时,合理有常,才有利于气血的化生,人的精神活动得到充分发挥。
  (二)合理饮食:摄取是脾胃功能的具体体现,是人生第一需求,饮食化生气血,在于脏腑功能调节,摄取、吸收要受能量消耗和储存影响。因此,日常生活中要做到饮食有节,不暴饮暴食和偏食,戒除不良嗜好,以减少对脾胃的直接损害,使其发挥正常的运化,升降、传输功能。
  (三)调理情志,维护胃气:百病皆生于气,不良的心情可导致机体受损,脏腑失调,耗伤正气,伤及元气,形成病理机制。故要调畅心情,平衡心态,力戒大喜大怒、惊恐忧思。做到情志顺畅,气机疏达至关重要。
总之,机体的一切活动、人的精、气、神状态都体现于脾胃的功能活动。所谓“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概括了脾胃与人生的必然关系。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只有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才能适应自然规律。维护脾胃正常运行功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使气血旺盛,升降有常,气血相济相助,阴阳和谐,才能达到健康养生的目的。故有脾胃为“万物之母”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