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小儿腹痛不容忽视
问:什么是小儿腹痛?
答:按照国际公约规定,儿童是18岁以下的任何人,但从医学角度认为,由于14-18岁的人群在生理上更接近于成年人,故在医学上通常将14岁作为分界线,“医学儿童”的定义为14岁以下的人群。因此小儿腹痛是指14岁以下儿童所发生的腹部疼痛,系儿童经常发生的症状,小儿腹痛具有病因复杂,起病急,进展快,机体发育尚不健全,婴幼儿不会用言语准确表达,检查手段有所限制等特点,小儿腹痛的临床诊断存在一定的困难。
问:引起小儿腹痛的原因有哪些?
引起小儿腹痛的原因较多,可能是腹内脏器病变,也可能是腹外病变;可为器质性病变,也可为功能性病变;可以是内科疾患,也可为外科疾患;按腹痛发生的时间可分为急性腹痛与慢性腹痛。
限于儿童不能客观、准确的叙述病史,存在较多的未知性,故有人将小儿腹痛比喻为一个未打开的“圣诞包裹”,对其可能的原因则需要家长及医生认真细致的询问与观察,反复的检查,方可探知“包裹”的内容。
问:小儿腹痛病因如此复杂,那应该怎样把握?
答:虽然病因复杂,但也有一定的判断规律与原则可循。一般而言,小儿腹痛要首先区别是外科腹痛还是内科腹痛,因外科腹痛往往需要及时手术治疗,而内科腹痛则仅需药物治疗或可自行缓解。
腹痛若有下列情况应考虑外科疾病:腹痛急剧,呈持续性,不可自行缓解,腹部有固定的压痛点,定位明确,可伴有腹肌紧张、反跳痛等腹膜刺激征;阵发性腹痛伴有腹胀、频繁呕吐、便秘、肛门停止排气,肠鸣音亢进,在比较体瘦儿童的腹部可见明显的肠型及肠蠕动波;腹痛伴有腹部包块,应排除因便秘所致的肠内粪块,对伴有血便者,要考虑肠套叠、肠扭转、肠肿瘤等。
而内科腹痛的特点为:阵发性不规则的腹痛,排便性质基本正常;
急性腹痛但腹部柔软,压痛不明显,无腹部肿块及肠型,肠鸣音基本正常;以发热、咽痛、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状起病而腹部柔软,无固定压痛者。
问:是否可以认为若有固定部位腹痛、腹肌紧张、腹痛呈持续性,伴有频繁呕吐、肛门停止排气排便或血便者要考虑外科疾病引起的腹痛?
答:是的。
这里普及一个小知识,如何简单判断是内科腹痛还是外科腹痛?
若先发热后腹痛,腹部喜按,可能为前者,而先腹痛后发热,腹部拒按,多半是后者。
因此要提醒的是,由于婴幼儿或较小的儿童不能主动叙述病情,常以哭闹、腹部拒按为腹痛的主要表现,家长对这类情况要提高警惕,需及时就医,排除因外科疾病引起的、需要急诊手术治疗的腹痛,以免延误病情。如小儿急性阑尾炎,由于其腹腔内大网膜等发育不全,一旦感染,发展常常很快,极易坏疽穿孔,且不易局限,发生弥漫性腹膜炎的可能性很大,若不能及时手术,其死亡率是成人的10倍。
问:能再详细介绍一些引起小儿腹痛常见的外科疾病特点吗?
答:可以。
引起小儿腹痛的外科疾病有一定的年龄特征,新生儿一般以消化道先天性畸形、肠扭转、嵌顿疝、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为多;婴幼儿或较大年龄的儿童一般以急性肠套叠、急性阑尾炎、嵌顿疝等为多。
因现在生活的改善和环境的变化,小儿生长发育较快,故对较大的女性儿童要询问月经史,注意月经初潮的痛经、处女膜闭锁、卵泡破裂及卵巢囊肿蒂扭转等,必要时请看妇科医生。
常见引起小儿腹痛的外科疾病典型特点:
(1)急性阑尾炎:
①转移性右下腹疼痛;②发热、呕吐;③右下腹固定压痛;④B超、CT检查可帮助诊断。
(2)嵌顿疝:
①有腹股沟斜疝病史;②腹痛、呕吐;③腹股沟区痛性包块;④B超检查可帮助诊断。
(3)急性肠套叠:
①阵发性哭闹;②果酱样大便;③腹部包块;④B超检查可发现肠管呈“同心圆”、“靶向征”改变。
(4)胆总管扩张伴感染:
①右上腹疼痛;②发热、黄疸;③右上腹包块;④B超、CT、MR等影像学检查可见胆总管囊肿样扩张改变。
(5)腹部外伤:
①外伤史;②腹痛;③B超、CT等检查一般可以区别是否腹腔内脏损伤还是腹壁软组织挫伤。
以上仅为引起小儿腹痛常见外科疾病的典型表现,在腹痛早期可能症状表现不典型,加上小儿不能客观、准确述说病症,容易误诊或漏诊,因此对于小儿腹痛,无论是家长还是医生,都要注意细致观察和反复全面的检查,区别是器质性病变还是功能性病变,是内科腹痛还是外科腹痛,避免因全身反应掩盖了局部病变。临床上曾有患儿因腹痛收治入院,次日才发现腹痛系睾丸扭转所致,虽急诊手术复位,但留有睾丸萎缩后遗症的教训。
问:谢谢!涨知识了。
答:不用谢。
小儿腹痛虽然不易诊断,并具有变化多、进展快等特点,但只要掌握其规律,细心判断,给予及时、有效、合理的诊治,由于小儿为纯阳之体生机蓬勃,机体组织修复能力很强,故恢复也很快,预后往往比较良好。
最后祝所有儿童小朋友身心健康!茁壮成长!(文/葛宇 审/丁树根)
-
上一篇: 清明,养生重在“清”
下一篇:【健康科普】类风湿十问,您想知道的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