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有“好”有“坏”,血液检测来区分!
幽门螺杆菌的发现
1983年,澳大利亚学者Marshall和Warren在胃炎、消化性溃疡患者的胃黏膜上成功分离、培养出一种曲形呈S型的细菌,并将它命名为幽门弯曲菌。1989年,科学家将该细菌划分为一个新的菌属,命名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简称Hp)。
以往观点认为人体胃内的强酸环境并不适合细菌生长,而幽门螺杆菌的发现,成为人类医学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事件,两位学者也因此获得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幽门螺杆菌的危害
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会导致慢性胃炎、胃溃疡、肿瘤等疾病,影响消化功能而出现口臭、腹胀、打嗝、反酸、上腹痛、餐后易饱、消瘦等症状。幽门螺杆菌会破坏胃的正常结构,影响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包括对铁质、维生素B12的吸收导致贫血的发生;同时肠道感染的几率也会明显增加。
幽门螺杆菌也分“好”和“坏”
幽门螺杆菌的致病性与其致病因子密切相关,其中最主要的是空泡毒素和细胞毒素,根据它们的表达情况可以将幽门螺杆菌分为2大类型,即Ⅰ型和Ⅱ型。Ⅰ型菌株感染能使胃上皮细胞出现空泡、变形和损害,引起胃溃疡甚至诱发癌变;Ⅱ型菌株致病力较弱,感染后一般仅引起慢性浅表性胃炎。
我国有超过一半的人群感染幽门螺杆菌,但大多数没有明显的症状属于正常带菌者,没有必要进行全民根治;同时根除治疗还会带来很多副作用,如抗生素耐药、肠道菌群紊乱等。研究发现,过度根除治疗还会提高近端胃癌的发病率。
因此,通过对幽门螺杆菌的精准分型可以指导临床医生制定个性化的诊疗方案。
实验室分型检测及诊断
1.标本采集:静脉全血2ml
2.检测方法:免疫印迹法
3.检测时间:每周四
4.参考范围:
5. 结果解释及建议
分型检测的临床应用
1.明确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状况;
2.确定无症状感染者是否需要根除治疗;
3.阳性患者根治失败后的细菌毒力检测;
4.评估根治后复发患者感染的菌株是否一致。
文稿 |吴志丹
(图片来源网络)
-
上一篇: 牛!专家团队联手取出腰椎管内鸽子蛋大小肿瘤!
下一篇:【无锡首例】单孔腔镜下3D假体置入乳房重建术成功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