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医科学院科研概况

医师教育 3阅读

  中国中医科学院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直属的综合性科研机构,也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学科齐全、设备先进、科研力量雄厚的中医药研究机构。建院以来,中国中医科学院始终站在中医药科学研究的最前沿,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面向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按照国家中医药科技发展规划的总体部署,全面开展中医药科研工作。

  建院近60年来,全院科技人员在传承中医药传统理论、方法基础上,有效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在中医药各学科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索。经络理论及经络物质基础的研究、针刺原理的研究、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中药复方的组方理论、物质基础、有效成份的研究等都曾处于同期国际国内领先水平。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研究、小夹板固定治疗骨折、针拨套出术治疗白内障、消痔灵注射治疗内痔、冠心Ⅱ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等一批优秀科技成果,也成为中医药科技史上的重要篇章。据不完全统计,1985年以来,全院还有近百项科研成果取得新药证书,并已全部转让,投放市场,服务于人民健康。

  作为中医药研究的国家队,中国中医科学院科研工作始终立足于解决中医药发展中的关键问题,注重中医药原创性工作。“十二五”以来,中国中医科学院紧紧围绕创新型国家战略需求,密切跟踪科技前沿,积极应对,前瞻部署,在所承担的国家科技重大计划、重大科技专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有效整合院内外优势资源,率先开展了中药资源保护与利用、中医临床疗效与中药安全性评价、中医临床科研信息一体化、重大疾病防治、重大新药创制关键技术及中药新药研发、中医药标准化与国际化、中医药古籍保护与利用等创新性研究工作,构建了一系列研究平台,打造了多学科研究队伍,不仅大幅提升了科技实力,也明显提高了科技综合服务能力。

  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中医科学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截止2014年底,全院共获得各级科技奖励582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奖44项,全国十大科技成就及全国科学大会奖18项,其他政府及社会力量设立的科学技术奖519项。被誉为中药科学研究丰碑的青蒿素及双氢青蒿素研究,荣获1979年度国家发明二等奖和1992年全国十大科技成就奖。“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荣获200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11年,屠呦呦终身研究员因为发现了治疗疟疾的药物青蒿素,荣获美国2011年度拉斯克-狄贝基临床医学研究奖,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医学工作者在国际生物医学界获得的最高荣誉,也是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科学研究史上的里程碑。

  科学研究已真正成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发展的龙头和先导,带动全院向着国内一流、世界领先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