浊毒化”与“化浊毒”

医师教育 2阅读

  中医“浊毒证研究”被列为重点支持课题,其研究过程也与其他科研项目一样,必须明确很多基本的科学问题。

  何为“浊毒”?首先得明确其研究对象是一个新的物质还是学术理论,抑或二者兼而有之?它与传统中医所说的“毒”、“浊”究竟是何关系?

  在中医的传统理论里,早就有关于风毒、寒毒、湿毒、热毒、火毒、疫毒的说法,那么,“浊毒”是一种新毒吗?中医认为,毒就是对人体的伤害因素,六气太过变为六淫,六淫引起人体发病,六淫就是“毒”;人吃的药物、食物,如果药不对症,或者食物变质,造成了对人体的伤害,这种所谓的药或食物就是“毒”。

  人体有许多生理物质,本来是清洁而流动的,如果由于各种原因,失去其本来的特性,变成混浊、浓稠的物质,引发人体疾病,那就是“浊”。因此,“浊毒”既是致病因素,也是病理产物。

  由此可见,“浊毒”并不在风毒、寒毒、湿毒、热毒、火毒、疫毒之外,而是另有一“毒”;也不在湿浊、血浊、气浊之外,而是一个新的“毒浊”。“浊毒”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也可以说是一个物质所包含的两个元素。

  “浊毒”的广泛性与危害性

  作为一个既是致病因素,又是病理产物的物质,“浊毒”应该早已有之。张仲景也应见过它,叶天士也应知道它,只是他们并没有提出这样的概念。如今倡导这种学说,并不是玩弄概念,而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我们认为,“六气太过即成毒,气机不畅则生浊”,作为致病因素和病理产物的“浊毒”,其造成的危害十分广泛。似乎有“满眼皆是浊毒”意味。笔者认为,这既是中医学见微知著,既病防变,防患于未然等“治未病”思想的体现;也是辨证看待利与害、邪与正,及其相互转化关系的理论基础,深刻体现中医学的智慧。

  自然物质的“浊毒化”

  六气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物质,是人体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其与六淫之间的界限,不靠物理指标区别,而以其对人体的影响来确定。无论多高的气温,多寒冷的风,只要不引起人体发病,就是六气之一,而不属于六淫,也就不属于“六毒”。这就是说,六气与六淫的划分,是以其对于人体影响的结果来推定的,是一个相对概念,属于价值判断,不是一个物理量。这就如同王安道《医经溯洄集》所说:“夫风暑湿寒者,天地之四气也,其伤于人,人岂能于未发病之前,预知其客于何经络、何脏腑、何部分而成何病乎?及其既发病,然后可以诊候,始知其客于某经络、某脏腑、某部分,成某病耳!”

  这样相对规定六气与六淫的界限,并不是中医学的缺陷,并非不规范,而是完全尊重人体的主体地位,是以人为本的体现,也是中医学的特色所在。刘完素强调六气皆能化火,气有余就是火,是为了推行他的寒凉主张,为清热解毒治疗法则奠立理论依据。

  自然物质的“浊毒化”学说,为中医在临床上解毒化浊的治疗措施,创立了理论根据。

  中医治疗“化浊毒”

  中医临床治病过程中,经常使用“清热解毒”、“利湿化浊”、“活血化瘀”的治疗方法。那么,体内的“热毒”经过“清热解毒”之后,“湿浊”经过“利湿化浊”之后,“瘀血”经过“活血化瘀”之后,它们变成了什么?变化之后的物质到哪里去了?

  在人体脏腑功能的参与下,热已清,毒已解,热病就可以痊愈;“水湿”“痰浊”之气,经过“活化”,流动起来,就变成了生理有用的体液物质,浊稠就转化为清洁;血活起来,瘀滞的血液变为流动鲜血,血液也就重新有了活力,再一次参与到人体的代谢之中。

  由此可见,“浊毒化”是在人体正气不足,机能下降的时候,物质在人体内部发生的变化;“化浊毒”是医生经过辨证论治,促使病理产物在人体内部重新被利用的过程,是一个“完全环保”的智能化过程。

  趋利避害,化毒为药,是中医学独特的智慧之所在。由此看来,“浊毒证研究”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发展中医学术、彰显中医特色的一个重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