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家路窄—嵌合型12号染色体三体的产前诊断

病人教育 2阅读

嵌合型12号染色体三体的产前诊断

染色体嵌合体的检测、预后和再发风险评估在临床实践尤其是产前诊断中,一直是难以彻底阐明的问题。

而嵌合型12-三体可在活产儿中存在,但较为罕见且疾病表型存在很大的差异。对于评估在产前诊断中发现的嵌合型12-三体胎儿的预后,则是难上加难。

 

根据我们产前诊断所了解到的,三例产前诊断发现为嵌合型12-三体的胎儿,其中两例已经出生了,目前随访至两岁了,发育情况良好,还有一例尚在妈妈的肚子里。

 

完全型12-三体是指所有细胞核型均为12-三体(47,XN,+12),是一种非常罕见的染色体非整倍体现象,有这种遗传异常的胎儿往往早期就会停止发育或自发流产。

嵌合型12-三体是指个体中部分细胞是正常二倍体细胞(46,XN),另一部分则是异常的12-三体细胞(47,XN,+12)。 

 

嵌合型12-三体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合子有丝分裂期错误导致部分细胞形成三体,而另一部分细胞维持正常二倍体,从而形成嵌合;

   ②因减数分裂错误而形成的三体细胞,随后部分发生三体自救,将多余的一条染色体丢弃而产生了正常细胞系,从而形成正常二体细胞和三体细胞的嵌合。

相比于完全型12-三体胚胎的致死性,嵌合型12-三体胚胎是可能存活的。和其他产前诊断的染色体异常一样,嵌合型12-三体在遗传咨询中最受关注的当然是胎儿预后的问题。

嵌合型12-三体的临床表现

由于病例数有限,嵌合型12-三体不存在明确的临床综合征。通过以往报道的病例总结,嵌合型12-三体的临床特征可表现为未见异常到严重异常。根据文献的汇总,至今报道的产前和产后发现的嵌合型12-三体病例不多,且临床表型多种多样,包括神经运动发育迟缓、先天性心脏病、颅面部畸形、皮肤色素性发育不良、肌张力减退、视网膜病和听力损失等。但Richer等在1977年报道了一例31岁因不育而就诊的嵌合型12-三体患者,他的临床表现为内脏逆位、慢性鼻窦炎和支气管炎以及精子不活跃。嵌合型12-三体在产前超声中的表现不具有特异性,主要为宫内生长受限、心脏发育异常、骨骼发育异常、肾功能异常、羊水过多和单脐动脉。

产前嵌合型12-三体的预后

由于相关的病例报道不多,对于产前嵌合型12-三体胎儿预后的评估也不容易。根据国内外关于产前嵌合型12-三体的文献报道,这些胎儿中活产(包括预后良好、预后不良和失访)的比例为52.5%,终止妊娠的比例为42.5%,发生胎儿死亡的比例为5%。预后良好的活产婴儿,他们的产前诊断指征仅有一例是超声提示胎儿心脏发育异常,其余均为母亲高龄,但是这些病例的随访年龄都截止在三岁前,参考价值比较局限。

嵌合比例对预后的影响

  根据Víctor Martínez-Glez等嵌合比例的分级建议,将文献报道的产前嵌合型12-三体病例在羊水中的异常细胞嵌合比例和妊娠结局归纳成下表。

 

虽然嵌合比例对于嵌合体评估而言是一个重要的指标。但是由于产前样本和表型获取的局限性,以及缺乏产前相关的有效研究证据,上述嵌合比例的划分主要基于常规技术检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只能作为产前评估的参考。某些情况下,嵌合比例与表型的关系可能不是正相关。虽然普遍的观念和一些产后的病例报道认为,嵌合体的临床表现较非嵌合体轻。但是嵌合比例的高低不能作为预后评估的唯一指标,还需要考虑到嵌合体在胚胎期的发生时间以及异常细胞的组织分布也是影响表型的重要因素,并且,实验室检测结果必须结合临床指征和胎儿影像学检测结果才能进行综合评估。

 

12-三体细胞在不同组织中的检出情况

嵌合型12-三体细胞在不同组织中比例不一样。在产前病例中,12-三体细胞在各个组织中被检出的概率排序:外周血<脐血<皮肤成纤维细胞<绒毛<胎盘<尿沉渣<羊水,而在产后病例中则是:外周血<皮肤成纤维细胞。所以,产前诊断嵌合型12-三体,最好选择羊水细胞进行检测,出生后除了采集外周血外,也建议采集口腔粘膜、精液、尿液或皮肤等不同组织类型样本来进行验证。

 

嵌合型12-三体的检测方法

有报道指出12-三体细胞的比例在培养后的标本会降低,因此染色体G显带分析应联合应用CMAFISHQF-PCR等技术对嵌合型12-三体进行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