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谨防食物中毒
病人教育 1阅读
夏日来临,气温升高,空气湿度加大,细菌等生长繁殖严重,食品安全风险随之增加。有很多人在这个季节因为在家里或外面吃了些不干净的食物,从而引起食物中毒。徐矿一院ICU主任苏华,将从食物中毒的角度出发,介绍一些预防食物中毒的知识、急救常识,提醒人们重视食品卫生,保障身体健康。
对食物中毒的认识
据苏主任介绍,我们判断食物中毒主要有这么几个标准:首先是短时间内大量出现相同症状的病人;其次是有共同的进食史;第三是不吃这种食物不发病;第四是停止供应该种食物后中毒症状不再出现。食物中毒一般在用餐后4~10小时发病,高峰期出现在用餐后6小时左右。食物中毒后的第一反应往往是腹部不适,中毒者首先会感觉到腹胀,一些患者还会腹痛,个别的还会发生急性腹泻。与腹部不适伴发的还有恶心,随后会发生呕吐的情况。食物中毒一般可分为细菌性(如大肠杆菌)、化学性(如农药)、动植物性(如河豚、扁豆、豆角)和真菌性(如毒蘑菇)食物中毒。而细菌性食物中毒和化学性食物中毒在夏季比较常见。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人们吃了含有大量活的细菌或细菌毒素的食物,而引起的食物中毒,是食物中毒中最常见的一类。这类食物中毒通常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生于气候炎热的季节,一般以5-10月份最多。一方面由于较高的气温为细菌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这一时期内人体防御能力有所降低,易感性增高,因而常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食品,主要是动物性食品,如肉,鱼,奶和蛋类等;少数是植物性食品,如余饭,糯米凉糕,面类发酵食品等。同时,抵抗力降低的人,如病弱者,老人和儿童易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发病率较高,急性胃肠炎症较严重,但此类食物中毒病死率较低,愈后良好。
化学性食物中毒 主要指一些有毒的金属,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农药和亚硝酸盐等化学物质污染食物而引起的食物中毒。引起化学性食物中毒的原因,主要是误食有毒化学物质,或食入被化学物质污染的食物所致。化学性食物中毒发病快。潜伏期较短,多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少数也有超过一天的。中毒程度严重,病程比细菌性毒素中毒长,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中毒食品无特异性,多为误食或食入被化学物质污染的食品而引起,其偶然性较大。
食物中毒的自救措施
苏主任指出:一旦有人出现上吐、下泻、腹痛等食物中毒症状,首先应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物,同时,立即拨打120呼救。在急救车到来之前,可以采取以下自救措施:催吐 对中毒不久而无明显呕吐者,可用手指、筷子等刺激其舌根部的方法催吐,或让中毒者大量饮用温开水并反复自行催吐,以减少毒素的吸收。经大量温水催吐后,呕吐物已为较澄清液体时,可适量饮用牛奶以保护胃黏膜。如在呕吐物中发现血性液体,则提示可能出现了消化道或咽部出血,应暂时停止催吐。导泻 如果病人吃下中毒食物的时间较长(超过两小时),而且精神较好,可采用服用泻药的方式,促使有毒食物排出体外。用大黄、番泻叶煎服或用开水冲服,都能达到导泻的目的。保留食物样本 由于确定中毒物质对治疗来说至关重要,因此,在发生食物中毒后,要保留导致中毒的食物样本,以提供给医院进行检测。如果身边没有食物样本,也可保留患者的呕吐物和排泄物,以方便医生确诊和救治。
树立健康的饮食习惯,远离食物中毒
最后,苏主任告诫大家,其实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完全有可能避免食物中毒的,养成一些好的饮食习惯,那些中毒事件自然会离我们远去。苏主任建议,生活中可以多注意以下方面:留心食物的保质期,不购买过期食品,不使用包装破损、外观气味有异常的食品。烹调前,先将冷藏食物彻底解冻;烹调时,必须将食物煮熟煮透再食用。食物煮熟后至进食时间最好不超过2小时。烧熟后食品中心温度保持在60℃以上(热藏)的,其保质期为烧熟后4小时。烧熟后食品中心温度保持在10℃以下(冷藏)的,保质期为烧熟后24小时,冷藏保存的食品必须重新加热至中心温度60℃以上方可进食。没吃完的食物重新烹调时,应加热至75℃以上。避免生、熟食品交叉污染,用独立的砧板和刀具处理熟食;曾盛放生鲜的容器未经清洗消毒不能用来盛放熟食;熟食不要放在生鲜食品的下方,以免被滴下的液体污染。还要经常洗手,每次处理食物前、每次上厕所后,都应用肥皂(洗手液)及清水洗净双手。保持厨房所有工作设备表面洁净,经常清洗和更换抹布,保持砧板干燥不发霉。防止蝇虫鼠类接触食物,把食物贮藏于有紧密封盖的容器内。使用干净安全的水源制备食物和饮用。患有传染性疾病时不应处理食物:若有喉痛、肠胃不适、皮肤溃疡等症状,暂时不要处理食物。
-
上一篇: 户外工作人员高温下如何预防中暑
下一篇:欧洲杯期间,看球男性如何保护自身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