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后路病灶清除、椎间植骨、椎弓根钉内 固定术治疗胸椎结核
胸椎特异性感染及非特异性感染、胸椎骨折合并截瘫等上述疾病都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后果,首先疼痛是最常见症状,多为钝痛或酸痛,有压痛及叩击痛。另外还有脊柱活动受限、肿胀、畸形。严重影响脊柱运动、支撑功能,更严重者可导致脊柱畸形,甚至截瘫。治疗方式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方法很多,其中骨一科采用的后路改良肋横突入路技术治疗胸椎病变,取得了良好疗效。
结合近几年的手术经验认为手术方法有以下优点:1、保留了脊柱的后方稳定结构,辅以螺钉固定,使病变节段充分稳定静止,有助于病损的愈合,防止已矫正的后凸畸形在骨性融合前丢失。2、达到“ 360°”融合,融合更充分,远期效果更满意。3、更容易清除椎体前方、尤其是对侧的病变,使病变清除更彻底。4、单一后正中切口,经微创入路进入置钉,创伤小,并发症少,畸形矫正满意,是一种符合“微创”理念的有效术式,该改良方法相当于取其他手术方法的优点,且摈弃了除此方法之外的其他手术方法的诸多缺点,能充分病损清除、确切的椎间支撑植骨加压融合,坚强的椎弓根钉固定和椎板植骨。
所有患者术后6小时可进食,术后第2天在护具辅助下开始下地活动及功能锻炼,术后1周内可以出院,住院时间更短,恢复更快,费用更低。
典型病例1:
患者女,61岁,腰背部疼痛6个月,左下腹髂部抽搐样疼痛2个月,双下肢麻痛1个月,患者理疗、按摩、针灸、火罐治疗2个月,疼痛症状无缓解。到个体诊所行牵引、手法复位等理疗,疼痛仍无缓解,且出现双下肢活动障碍,近一个月加重,严重影响生活。
术前DR提示:胸椎轻度侧弯
术前CT显示:胸11-12椎体骨质破坏,椎间死骨形成,病椎硬化,椎旁软组织肿胀。
术前增强MRI提示:胸11-12椎体T1加权高信号,椎间混杂信号,椎旁可见囊性结构,内部为低信号,边缘可见强化,椎旁脓肿可能性大,椎体感染可能性大。
常规治疗方式包括以下几种,但都有其局限性:
1.前后联合入路进行手术,对患者创伤大,手术切口多,手术时间长,经济负担重,恢复慢,并发症多。
2. 单纯前路手术,对患者心肺功能影响较大,尤其老年患者,术后造成的困扰更大,围手术期护理更难,且术中治疗的节段有限,植骨融合加压不充分。
3. 单纯后路手术,暴露范围有限,无法直视,病灶清除不彻底术后可能复发,易把结核菌带入后方正常组织,破坏正常的后柱结构,医源性造成脊柱失稳,脊髓干扰及术后椎管内粘连增加。
综上所述,骨一科改良肋横突入路规避了上述缺点,且博采各常规手术入路之所长。
术后DR提示:脊柱侧凸畸形矫正,脊柱序列整齐。
术后CT显示:椎体病变处清除彻底,椎间钛网植骨融合位置满意,植骨充分,加压可靠,椎弓根固定坚强。
典型病2:
患者女,54岁,背部伴双季肋部疼痛3个月,出现低热,盗汗,乏力症状未在意,后疼痛逐渐加重,影响正常生活,进行穿刺活检后,明确诊断,本科给予改良肋横突手术治疗,治疗后患者自诉“太神奇了,又能从病床上起来生活工作了”
术前DR提示:胸10-11椎体间隙变窄
术前三维CT提示:胸10-11椎体骨质破坏严重,可见死骨形成,椎体后壁缺损,椎管显露,椎旁软组织肿胀。
术前DR:内固定及钛网位置满意
术后三维CT提示:脊柱恢复正常序列,椎体间病灶清除彻底,椎管内无游离碎骨块,内固定位置良好。
骨一科通过改良肋横突入路达到精准、高效、微创的解决了患者的问题,术后患者状态逍遥,不适症状彻底解除,手术时间缩短,一个切口解决了困扰患者的所有问题,最主要的是解决了植骨融合不充分这一脊柱外科的难题,恢复了脊柱正常高度与序列,患者很快可下地正常行走。
-
上一篇: 腰椎退变性侧弯手术治疗
下一篇:心衰超滤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