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哲:坚持献血25年 坚持做公益16年
10月15日上午,黄哲下夜班后,和往常一样前往西安市中心血站,完成了2个治疗量的血小板捐献。这已经是他第217次献血了。
20余年献血200多次
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黄哲1971年出生,尽管年过半百,但身体几乎没有出现过什么大的毛病。1997年5月8日,26岁的黄哲走到西安市钟楼盘道附近时,恰好有一辆献血车停在那儿,于是他走进献血车,第一次参加了无偿献血,那次他献了200ml的全血。
自那以后,献血这件事,黄哲一直坚持到了今天。在手机上打开小程序,可以看到,黄哲目前在西安市献血排行榜上排名第六,血小板献血量在西安市排名第三。
黄哲最初献的是全血,全血一年献血次数在1-2次最为合适,最多一年献血不能超过2次。后来偶然间,他开始捐献血小板,“血小板每隔14天就可以献一次,而且血站对于血小板的需求量也比较大,所以我现在献得最多的是血小板,基本上一年会献够20次左右。”黄哲说,2019到2020年,他平均一个月献两次,最多的一年献了23次血小板。
10月16日上午,黄哲在办公室整理自己的献血证,厚厚一沓献血证被他小心翼翼地收藏着,一本都没有丢失。他的第一张献血证上的信息是手写的,后来是机打的,这也体现出来时代的变化。黄哲说:“献血都是自愿的,没有任何目的性,但是我一个人不管献多少血,力量还是十分薄弱,我只想通过自己的行动让大家也能有主动献血的意识。”
黄哲有记日记的习惯,每天上午8点上班,他7点就准时到单位。在电脑上将前一天的工作和生活内容进行整理归纳。他的电脑上存放着他在生活和工作中拍过的很多照片,不仅有献血的照片,更有这么多年来他坚持参加公益活动的珍贵回忆。
热心公益活动
照顾两位孤寡老人养老送终
黄哲做公益始于1992年。作为西安志愿者协会的注册志愿者,1992年他参加了陕西“希望工程”的行动,资助陕北佳县2名贫困儿童4年的小学学习。2006年他又加入了一个公益互助组织,自此便开始了长达16年的线下公益行动。
黄哲最难忘的还是有一次照顾两位90多岁的孤寡老人:孔姥姥和崔奶奶。这两位老人都是中年丧夫,膝下无子,常年独居,黄哲所在的公益互助团队知道这个消息后,一到节假日,他就和其他志愿者来到老人家里,做饭、扫地、拉家常,给老人过大寿,直至两位老人去世。“老人最需要的其实就是陪伴,那时候基本每周我都会去看望她们,就像自己的亲人一样。”他说。
2007年,黄哲第一次见到崔奶奶,他说崔奶奶一直有一个愿望:想去华清池看看。2015年,黄哲和其他几位志愿者多方联系后,带着崔奶奶去华清池看了长恨歌,“晚上11点多,我们把她安全送回家。”黄哲在电脑上翻看着当时给崔奶奶拍的照片,“当时,崔奶奶特别激动,开心得一晚上都没睡着觉。她把我们当成自己的孙子,觉得我们给她完成了最大的一个心愿。”
黄哲和其他志愿者一直照顾到崔奶奶去世,还给老人办了一场朴素的葬礼,“她家住菊花园,生日是农历二月二,每年大年初四我们去拜年。”直到今天,关于崔奶奶的事他丝毫没有忘记。
坚持了十几年,黄哲已经成为这支公益队伍的核心成员,由他组织、参与的公益活动就有500多次。秦岭深山里的小学、儿童福利院、聋哑学校、老人院、独居老人的家……到处都有他的身影。
本职是为婴儿检查髋关节
工作至今从未休过病事假
黄哲是一名医生,他目前主要的工作内容就是为出生1-2月的婴儿检查髋关节,每天虽然重复着一样的工作,但他始终认真对待。工作至今已为7.8万余名婴儿进行过髋关节检查。
自1991年参加工作至今,黄哲从未休过病事假,30年全勤,没有发生一例医疗纠纷和事故,“我是一个很平凡的人,所谓的不平凡就是做一件事能够一直坚持下来,工作是这样,公益也一样。”
黄哲的业余时间几乎全部投入到了献血和公益中。以前一个月要参加两次公益活动,他基本上每次都不会缺席。他说,献血跟做公益一样,首先自己觉得十分开心。
受黄哲的影响,不仅他爱人和孩子跟着他参加公益活动,家里的其他亲戚也一起参与进来。公益互助会的其他成员也因为看到黄哲时常去血站献血,主动提出让他带着他们一起去,“公益是自愿的,不要让大家有负担和压力,这样才能坚持下去。”黄哲说。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他仍不间断捐献血小板。他说,“作为一名医务人员,我没能像其他同行一样出征武汉抗疫第一线,但我可以通过献血为患者出份力,为抗击疫情出份力。”
多年来,黄哲在献血的同时也不忘义务普及献血知识。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周围不少朋友也纷纷加入献血的队伍当中。他说:“一个人捐献一百次,不如带动一百个人捐献一两次!”
黄哲连续6次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还曾先后获得“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西安市无偿献血形象大使最佳人气奖”以及“西安市无偿献血优秀志愿者”等多项荣誉。除此之外,黄哲还被评为2021年第一期“西安好人”,获得2014年西安市新城区美德之星提名奖。
来源:华商报
-
上一篇: 李亚军:从应对“量”的增长走向追求“质”的提升
下一篇:闫锐:在黑白影像之间炼就“火眼金睛”